四川

把日子过成诗 攀枝花东区农民“王花仙”的“花式”卖菜生活

2025/03/18 17:3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8013

3月16日早晨6点多,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村民王美成带着从地里摘好的蔬菜和房前屋后采摘的鲜花,开车赶到东区九附六农贸市场。

在113号摊位,王美成把莴笋、韭菜、白菜、芹菜、牛皮菜等蔬菜呈圆环形分类摆好,然后把虎刺梅、三角梅、天竺葵、芦荟花、长春花等鲜花插在废弃酒瓶里,或摆在瓷盘上,让每种菜品搭配一瓶或一盘花,摆展完成后便静待顾客选购。在这个市场上,王美成的摊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从阿署达村的家到九附六农贸市场的车程约需20分钟,10多年来,王美成每天都在这条路上往来奔波。他把自家种植的新鲜蔬菜卖进城里,同时也把乡村生活的“诗和远方”带给顾客。

01

王美成今年55岁,和妻子在阿署达村打理着近2亩菜地,农事忙碌而充实。

以前是妻子种菜卖菜,他每天负责开车接送和外出务工,共同经营着一家的小生活。大约7年前,随着年龄增长,外出务工难度增大,夫妇俩一合计,决定调整分工,由他负责外出卖菜,妻子在家操持农事家务。

接手菜摊后,生意还是像往常一样不咸不淡。王美成便寻思着如何吸引顾客,让生意变得更好一些。有一天参加亲戚家举行的结婚宴会,王美成从酒店的菜品摆设上获得了灵感。联想到这些年,村里号召大家在庭院和房前屋后栽植花卉植物,美化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他自家庭院和房前屋后就有四季盛开的各种鲜花,正好采摘一些到市场上摆给顾客看。说干就干,他开始每天从采摘一些应季鲜花带到市场上,利用废弃酒瓶当花瓶,开始了“花式卖菜”。

“我们卖菜也相当于做销售,也要注意形象。”王美成还想到城市里各行各业的销售人员都是西装革履,形象气质俱佳,于是也置办了一身行头,夏天穿衬衫、冬季着正装,每天穿戴整齐,保持整洁优雅的形象在市场卖菜。不仅如此,他还紧跟时代潮流,拍摄短视频记录种菜卖菜摆花的生活日常,发到抖音和微信朋友圈。

坚持一段时间后,王美成的生意开始红火起来,每天上午11点前就把200多斤菜卖完回家。回到家,王美成又马上脱下西装,换上农装,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

02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花、不同的菜,让王美成的菜摊变得丰富多彩,芳香四溢。久而久之,他也探索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插花和摆花“美学”心得,让鲜花和蔬菜的搭配更加相得益彰。

例如,不同季节,有时青菜配美人蕉、长寿花,有时芹菜配栀子花、天竺葵,空心菜配菊花、长春花,香葱配月季、三角梅……加之他憨厚的微笑和得体的衣着,看上去毫无违和感,吸引了众多顾客和网友前来打卡,并逐渐走红网络,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王花仙”。

“只要我到九附六菜市场买菜,必去光顾‘王花仙’的摊位。”市民姚女士说,王美成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每次经过他的菜摊总能闻到花香,让人心情舒畅。

“不少邻居和朋友都喜欢到他的摊位买菜,有人看上他的花了,他还会免费赠送。”市民陈女士说,还有不少人专程为拍照打卡而来,即便不卖菜也愿意为他的创意买单。

据不完全统计,王美成卖菜视频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播放量约500万次,网友称其为“来自菜市场的浪漫”“将简单的事做到极致”“活出仪式感的农民大叔”“把农贸市场卖菜这一平凡职业演绎成带着泥土气息的‘浪漫生活美学’范本”……

勤奋地耕耘劳作,优雅地销售劳动成果。在王美成看来,“卖菜就好比插花,既能赚钱又能陶冶情操”,尽管生活忙碌,他始终乐在其中,也愈发爱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03

来到王美成家里,他家房前屋后栽植着天竺葵、栀子花、虎刺梅、三角梅等花卉,菜地里的各种蔬菜长势旺盛。

有人说,王美成把卖菜变成了艺术,把生活过成了一首诗。“我觉得生活应该有点仪式感,把蔬菜与鲜花搭配在一起,就是想把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感受如今的幸福生活。”王美成笑着说。

王美成对生活的态度不仅感染了周围的人,也感染着每一个家庭成员。儿子称赞父亲“心态感染全家”,全家人共同努力为幸福生活添砖加瓦。正如网友所言:“浪漫的人在哪里都浪漫,把生活过成诗的人,终将被生活温柔以待。”

今年以来,随着阿署达四季花海开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到阿署达旅游度假,村民的农产品大多都能够在家门口销售。但王美成还是坚持到市场上摆花卖菜,因为放不下心中的那份情怀和牵挂,而他的摊位也早已成为顾客和网友心中的一道风景。

“随着攀枝花加快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王美成满怀信心地说。(文/图 刘靖)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