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成都金牛公安侯云龙:永葆一颗会当“云”绝顶的“侦心”

2025/01/17 18:2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侯云龙,中共党员,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西华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获评成都市公安局“优秀青年民警”。先后荣立三等功3次,嘉奖16次,“优秀共产党员”6次。

“侯”鸟入列 走过“警二代”的懵稚之路

“小时候,我就把身穿警服的父亲当作崇拜的偶像,特别喜欢拉着爸爸给我讲抓坏人的故事。”

生在警察家庭,“警察”二字在侯云龙心里是有血有肉的,是小时候父亲故事里的主人公,是那些总爱逗他笑却又对坏人板着脸的叔伯们,是一桩桩、一件件让他既好奇又紧张的特别经历,在他小小的心灵里,生了根、发了芽。

2012年,侯云龙参加招警考试顺利入围。

“我再问你最后一遍,你真的想清楚没有?”

“非常清楚!既然决定了,我就会坚持到底。”

侯云龙不假思索地回答了父亲的问题。这个回答,在他心里已经成为“条件反射”。

听到儿子坚定的回答,父亲的一脸严肃变作欣慰的微笑,熟练地替儿子准备起了入职材料。

同年4月,侯云龙怀揣着惩恶扬善的雄心壮志,来到西华派出所,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刑警。

初入办案队,他成了个忙碌的“小陀螺”。每天,不是奔波在街头巷尾间处理各类警情,就是在调解各类纠纷、解决各种求助的路上,还要把辖区内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对他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想做的事情也太多,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

“他很刻苦,总是随身带着一本笔记本,方便随时随地记录,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工作上手很快。”侯云龙的师父文夏回忆道。

2012年8月11日,是侯云龙入警后的第一个生日。

这天,他值班。

一份份特别的“生日礼物”接踵而至。

第一个警情就接报刑事案件:辖区住户被入室盗窃。

第一次主办就破案:3个多小时的视频循线追踪、200多张照片比对,成功抓获嫌疑人。

第一次主导询问就供认不讳……

“这个生日的班味有点浓,但很有收获,对我而言,最快的成长就是最好的礼物,花钱都买不到……”

“云”满膺志 在每一次“倔强的坚持”中写就

侯云龙超喜欢抽丝剥茧的破案过程,收获着与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博弈后的快感,也收获着探明案件真相、维护公平正义的成就感。

让他引以为豪的是一件“案中案”,在起获仓库盗窃案赃物的一次搜证中,他意外发现嫌疑人家中藏有明显切割痕迹的电缆线。但是问题来了,嫌疑人矢口否认,这一袋电缆线成了“孤证”。

“有疑就该查,否认我也有办法!”他就是有股“死磕”劲儿,这下算是跟“孤证”杠上了。

通过对嫌疑人行驶轨迹的复盘分析,他发现该车频繁在周边多地出现过。经查,这几地近期先后共有7起电缆线被盗警情。

“既然撬不开你的嘴,那总有人认得到你。”侯云龙推断,此类案件并非单人单车可为,他必定有同伙。

他立即前往案发地走访询问,了解近期是否有可疑人员,同时调取周边监控寻找蛛丝马迹。

经过长达11个小时的排查,他在一处不太显眼的画面中发现了两个形迹可疑的模糊身影。由于案发时间较晚,仅凭模糊身影,一时很难锁定嫌疑人具体身份,调查也一度陷入了僵局……

“那就查车!”在反复查看案发地周边视频后,一辆可疑面包车进入了他的视线。通过对车辆轨迹的追踪,侯云龙很快锁定了车主黄某。但此刻黄某似乎已察觉到警方的行动,开始四处逃窜、隐匿行踪。

“作了案,你是跑不掉的!”一周后的凌晨,侯云龙在某宾馆内将犯罪嫌疑人黄某抓捕归案,并在作案车辆内查获剪线钳、刀具等作案工具。

根据黄某的供述,黄、陈二人合伙实施盗窃电缆线的犯罪事实浮出水面。铁证当前,陈某不得不低头认罪。

从办成案到办好案,从一案一查到多点开花,他在磨炼中迅速成长,短短3年,从青涩的“小侯”成长为干练的“侯探”。

“老百姓除了关心案子破没破,其实更在乎能否挽回自己的损失。”在侯云龙看来,成功挽损,才算给案件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几个月前,辖区居民徐女士着急地跑进西华派出所报警称,“我银行卡里的1万块钱被别人取走了!那个是留给我老公治病的救命钱啊!警官,咋个办呀?”

“你莫急,你莫急,究竟怎么回事?”他拉着徐女士一边坐下一边宽慰着。原来,昨天中午,徐女士着急为丈夫办住院手续,在ATM机取款时忘取卡了,而卡里的钱被人取走了。一时间可把她急坏了。

“银行有监控,走!”他叫上搭档就直奔银行而去。

“就是他!总算找到了!”对着监控查了近3个小时,紧接着又一路落地查人,总算把这个“临时起意”的“取款人”抓到了。

“一万元,一分不少!”

从警12年来,他始终秉持“案件快侦”与“追赃挽损”并重的工作理念,不断在工作中汲取“养分”。参与抓获嫌疑人400余人、侦破案件600余起、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避免损失数十万元……对这份成绩单,他是满意的。

“龙”情相伴 在每一个“心心相近”的时刻加温

“惩治犯罪只是一个过程,改过自新才是‘侦’心之本。”

在一起系列抢劫案的侦破中,他就遇到这样一个嫌疑人,无论怎样问讯都拒不配合。

于是,侯云龙主动与嫌疑人家属取得联系,沟通得知,李某父母长期在外地,平时与李某联系甚少。

了解到情况后,侯云龙便再次找到李某,试图解开他的心结,“小李啊,你看你还这么年轻,又是初犯,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我了解了你的家庭情况,你内心其实也渴望被父母关爱,他们也一直牵挂着你。”“我已将你近期的情况告诉了你的父母,他们也为你担心,也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他们让我告诉你,每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要有勇气面对错误。”

李某听后愣住了,低着头久久不言。

那次谈话后,李某开始积极配合警方,不仅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还提供了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

几个月后,李某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他给侯云龙写了一封信:“侯警官,感谢您的理解,在迷茫时把我拉了回来,我会珍惜每一次机会,努力成为更好的人。”

这件事对侯云龙而言也感触颇深,他意识到“只有追根溯源,引导犯罪分子回归正轨,才是真正消除犯罪隐患。”

或许,执法的温度,与生活中的温柔以待也息息相关,妻女的理解和支持,是他常挂心中的动力。

他喜欢用两个“幸”来概括自己。第一个是“幸运”,穿上警服执法秉护民安,成就事业梦想;第二个是“幸福”,家有贤妻爱女两件“棉袄”加身,她们会给他鼓励、点赞。

2024年“幸福金牛·爱驻我家——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侯云龙的家庭获评为“清正廉洁家庭”称号。

回望12年刑侦路,侯云龙为成为一线办案民警而自豪不已;抬头望远,因着“侦”心相伴,他觉得一路可期,当有可为。(文 成都金牛公安)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