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区: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 走出一条产才融合新路径
2025/11/26 18:5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近年来,攀枝花市西区紧扣“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通过精准对接“人才链”与“产业链”,以健全机制引才、创新模式育才、搭建平台用才,为老工矿区转型升级注入强劲新动能,探索出一条产才融合、互促发展的新路径。
精准引才 构建“磁力场”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西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起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创新实施“编制周转池”制度、设立年度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从创业补贴、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支持,有效激发企业引才动力。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兑现人才政策待遇510余万元,助力企业获得信贷支持2870万元,新建、改建人才公寓60余套,形成“政策+服务”双轮驱动的引才格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最突出的短板、最紧缺的资源就是人才。
为确保“引得来、用得上”,西区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围绕主导产业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需求清单。通过政企联合调研,精准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人才缺口,形成“企业提需求、政府组专班、市场优配置”的引才机制,并实施差异化的引育策略,推动“产业地图”与“人才版图”同频共振。
深耕之下,必有回响。
在拓宽引才渠道上,西区依托省级化工园区平台优势,出台专项人才支持措施。采取“项目+人才”模式,借智引才,已集聚40余名高校院所专家参与关键科研项目攻关。同时,通过举办招聘会、设立见习基地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超9000个,大力吸引周边优秀人才。
精心育才 激活“动力源”
西区高度重视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育。通过“导师结对+实践锻炼”机制,选派百余名优秀人才到一线历练,并开展各类专题培训40余次。实施人才遴选计划,培养了一批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的杰出人才,以及市级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通过举办技能大赛、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等方式,持续选树典型、提升技能人才水平。
西区还深挖在外人才资源,建立人才信息库,加强情感联结与互动交流,鼓励以才引才,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裂变效应。在校地合作方面,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平台和实训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订单式”培养和“师带徒”机制,培育了大量实用型技术能手和年轻技能人才,已取得专利30余项,推动24项科技成果落地。
优化生态 构建“生态圈”
西区创新推动“三招三引”一体化,将人才引进与项目落地同步推进。成功引进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等顶尖团队,建成国内首条“多面体钛酸锶制氢氧技术”产业化生产线,实现绿氢制备等关键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突破,为重点项目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西区在工业园区建设“企业人才之家”,提供政务、培训、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推行全要素、全过程的“三全”服务模式和项目协调保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释放产能。围绕特色产业,西区出台《攀枝花市西区省级化工园区人才支持措施》,从人才编制保障、鼓励人才成长、选育化工人才、激励人才等9个方面,支持保障化工园区人才引育用评和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制定“西区优秀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工作方案和西区教体系统“三名工程”实施方案及配套管理办法,形成上下贯通、衔接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西区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通过靶向招才引智,紧密结合“三圈九链”产业布局,继续强化“三招三引”工作,制定《西区2025年度重点产业(行业)紧缺专业需求目录》。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专场宣介招聘活动。

此外,西区围绕区域共性需求,常态化开展区域合作。与多所高校共建生源与实习基地,合作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工匠学院。选派大量人才赴外挂职学习,借助顶尖高校资源开展培训,邀请博士服务团对接企业,全方位提升人才能力。
一次次“城”与“才”的双向奔赴,让西区呈现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磅礴之势。一项项举措的落地,有力反映了西区推动产业需求与人才引育相结合的成果。
截至目前,全区人才资源总量11540人。其中,党政人才1145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288人,专业技术人才3095人,技能人才3897人,农村实用人才672人,社会工作人才393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人才83人。企业经营管理、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占比80.42%,技能人才占比33.77%。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服务最见一座城市的态度。
西区始终把礼遇人才、厚植人才良好生态作为“头等大事”,精准聚焦人才所需、所盼、所急,积极构建全方位、精细化人才服务体系,拿出最高的诚意,亮出最好的政策,吸引人才扎根。通过提供购房补贴解决人才“安居”难题,以推荐配偶就业、为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等方式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
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西区正努力实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随着人才引进工作的持续推进,人才集聚效应正在显现。未来,西区将继续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强化服务保障,让各类人才在西区这片热土上尽情释放智慧和能量。(文/图 杨茜 王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