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攀枝花西区河门口秋假研学“首秀”:自然探索融合三线记忆 开启成长“双课堂”

2025/11/24 19:1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11月19日至21日,攀枝花市中小学生迎来首个秋假。在此期间,西区河门口街道河井花社创富园内格外热闹——“趣学成长营”青少年秋假主题成长计划在这里正式开启。连续三天,30余名7至14岁的青少年分批走进这片融合了自然生态与三线记忆的研学热土,通过“背水小道”负重登山、合作烹制“创业饭”、深度探访三线微型博物馆、担任“小小讲解员”等丰富实践,体验了一场知行合一的成长之旅。

清晨的河门口,空气中已经有了一丝凉意。在习风园广场,上午批次的活动在简短的开营仪式后正式启动。孩子们踏上了那条承载着历史与生态之美的“背水小道”。这条经修复改造的小径,绿意盎然,既留存着老街的生活印记,又焕发着自然的生机。肩背水桶、负重前行的体验,让孩子们切身感受到往昔岁月中取水的不易。学生牟唐辰在活动后分享道:“路程比想象中辛苦,但和大家一起坚持走到终点,特别有成就感,也更能体会过去人们生活的艰辛。”

徒步探索之后,是充满烟火气的“创业饭”制作环节。在露天实践区,孩子们分组协作,亲手处理从园区采摘的新鲜蔬菜。切菜、生火、掌勺……大家分工有序,在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中体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当一道道简单的家常菜在合作下完成,围坐共享的午餐便多了一份劳动带来的甘甜。来接孩子的王女士欣慰地表示:“这样的体验非常宝贵,孩子回来之后不但讲述了做饭的过程,还更理解了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

午后,研学活动的重心转移至初心园三线微型博物馆。在这里,孩子们沉浸在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历史叙事中。透过展陈的实物与影像,他们在专业导览的讲解下深入了解家乡的工业记忆与发展历程。随后的“小小讲解员”实训环节将文化学习推向高潮。从表达技巧到仪态训练,孩子们在模拟讲解中克服紧张,勇敢表达。顺利完成演练的许亦可同学高兴地说:“能把刚学到的三线故事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让我觉得特别自豪。”

本次秋假研学创新采用“双批次并行+自由组合”的灵活模式,上午场次侧重户外探索与劳动实践,下午场次聚焦历史文化与口语表达,既尊重了孩子的个体兴趣,也方便家长合理安排时间。河门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河井花社创富园作为“党建共建+地地共建”的综合性示范项目,自今年五月运营以来,持续探索将生态资源、红色文化与社区服务相结合,致力于打造具有西区特色的研学实践平台。

随着秋假结束,本次成长营也圆满画上句号。孩子们在背水小道中感悟艰辛,在创业饭里品味协作,在讲解实践中建立自信。这场融合了自然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秋假初体验,不仅为攀枝花学子提供了课外成长的鲜活样本,也为河门口这片充满三线记忆的土地写下了温暖而充满希望的一页。(文/图 徐琛 桑子媛)

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