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同庆 文旅共融 攀枝花西区国庆中秋假期交出消费增长亮眼答卷
2025/10/10 16:5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攀枝花市西区消费市场活力十足,文旅融合成效显著。据统计,全区累计接待游客约9.22万人次,同比增长7.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05.8万元,同比增长8.04%。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双节期间,西区消费市场供需两旺,整体呈现繁荣活跃的良好态势。
沃尔玛、丰采超市、嘉品超市等4家重点商超营业额突破245万元,同比增长6.88%。
餐饮业需求旺盛,小弟娃烧烤、花城小板凳串串等8家重点餐饮商户营业额达93.73万元,同比增长8.12%。
住宿业同样亮眼,希悦酒店、长江源酒店等重点酒店共入住3155人次,同比增长3.18%,双节叠加效应带动了辖区住宿业的持续火热。
同时,西区紧抓“川超”赛事契机,结合第四届中国(四川)国际熊猫消费节,积极做好“川超+消费”系列工作。
先后组织惠玉公司手工艺品、春喜罐罐酒、重庆啤酒等多家本地特色商户参加了2场“川超”主场比赛优品市集,收集了“川超”比赛客场城市展销商品,涉及午跃科技钛制品、河门口系列文创产品、苏铁果酒等21类产品,有效助力本土品牌开拓市场。
文旅融合活力迸发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西区统筹推进安全保障、市场监管、活动供给等重点工作,圆满完成了假日文旅市场“安全、有序、优质、繁荣”的总体目标。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西区以“庆国庆、迎中秋”为主题,打造了多元化公共文化活动矩阵。
节日前夕,在清香坪街道杨家坪社区举办的“苏铁花开 共富共美”群众大舞台活动,吸引300余名群众参与大联唱,现场发放文化惠民手册200余份。
线上活动同样精彩,区文化馆推出了“共富共美攀枝花 同心同乐幸福家”文艺欣赏专题,整合舞蹈、戏曲等优质内容,累计点击量达800余人次;区图书馆开展的“诗里千秋月,词中万里疆”答题闯关活动,实现了文化服务“不打烊”。
乡村旅游方面,庄上村、金家村等3A级景区成为家庭亲子自驾热门,除露营烧烤、围炉煮茶、粉黛乱子草赏花打卡及柴火鸡等农家乐餐饮外,还拓展了四季景观与“田园厨房”体验。
红色旅游热度攀升,火红年华景区以席棚子参观、干打垒体验等沉浸式活动为核心,初心园、习风园吸引了不少三线建设亲历者与慕名游客。全区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共吸引游客约3.41万人次。
城市公园业态不断创新,河门口公园融合巴关小院美食、萌宠乐园等打造休闲地,金沙公园夜市聚集人气,共吸引游客约2.72万人次。
由星瑞时代广场、福广金城、瑞云市场、攀西耍都等组成的西城中央商务区则是餐饮、购物、住宿、娱乐业最为火热,举办的“熊猫消费节优品集市”展销特色商品与文创产品,迎来游客约3.35万人次。
天猫优品、京东到家等家电、数码商家开展“总部让利+国补”双重钜惠活动,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持续让利于民。
安全保障筑牢防线
“双节”期间,西区以“安全是文旅生命线”为准则,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通过“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双轮驱动,开展节前全面排查与节中动态巡查专项行动,确保安全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累计出动检查人员15人次,实地检查文旅经营场所21家次,实现安全隐患排查全覆盖,做到重大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严格执行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形成“责任明确、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应急值守体系。
创新构建“文旅场所监测——信息汇总——指令传达”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对安全生产、气象预警、交通流量等关键信息实行“一张网”监测预警,确保各类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这套严密的安全保障体系成效显著。假日期间全区文旅市场实现“零投诉、零应急事件”的双零目标,游客满意度达98%以上,为广大游客营造了“放心来、安心游、满意归”的优质旅游环境。
“双节”期间,西区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不仅体现在各项数据的稳健增长上,更深刻地蕴含于消费业态的融合与升级之中。
通过精心组织的“川超+消费”系列工作,西区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助力本土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传统业态注入新体验,形成多业态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推动了西区从“单一消费”向“复合体验”的转变,不仅为本轮假日经济的繁荣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区域消费市场的持续高质量发展绘就更加广阔的前景。(文/图 徐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