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攀枝花盐边:联合村的菜叶子 为何在《山水间的家》里被大家穿在身上?

2025/09/23 13:2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9月21日,《山水间的家》第四季第三期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当镜头对准攀枝花市盐边县联合村,一场“我为蔬菜代言”的创意走秀令人印象深刻。

节目中,主持人王嘉宁小心地将淡黄色玉米外衣粘贴在白T恤上,不禁感慨:“吃玉米时我会剥掉的东西,原来它还可以创造其他的价值。”另一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谷曙光专心致志地将白菜叶连缀成一条别致的肩搭,和大家分享“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的创作哲学。演员陈乔恩则将当地花草装点在T恤和头冠上,为帆布包添上一抹手绘的爱心。

当音乐响起,村民与嘉宾们身着独具创意的蔬菜服饰并肩走入秀场,大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迈着从容的步伐。现场观众们掌声雷动,欢呼声此起彼伏。村民们看到自己熟悉的蔬菜以艺术形式展现,无不露出惊喜而自豪的神情。这场别开生面的“蔬菜秀”,让平日里不起眼的一菜一叶,焕发出别样的艺术生命力。

联合村的菜叶,何以在节目中化为创意“蔬裳”,被大家穿在身上?

衣以载道:从屈原的芰荷到联合村的菜叶

屈原在《离骚》中吟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以花草为饰,自古便是文人雅士表达高洁志趣的方式。两千余年后的今天,联合村的村民与节目嘉宾们用蔬菜花草装扮自己,何尝不是一种现代版的“芰荷为衣”?

节目中,嘉宾们观看村民李德群的彝族传统刺绣,从彝绣纹样中寻找设计灵感。彝族刺绣中的索玛花图样,与玉米外衣、白菜叶、小米辣等蔬菜材料相结合,既为这场“蔬菜秀”注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也让古老的彝绣焕发出别样的生机,被更多人看见。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指出:“服饰是民族文化的索引,通过一件衣服可以解读整个时代的精神。”这场在联合村上演的蔬菜服饰秀,正是当下中国乡村振兴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一蔬一叶不仅既承载着传统农耕文明,更昭示着现代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与创新转化潜能。

物尽其用:从田间地头到创意秀场的价值升华

王嘉宁在制作玉米服装时感慨:“对待这些需要我们创造的东西,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句话道出了蔬菜服饰的别样意义——它为农产品赋予了“第二生命”。

当菜叶从食材变为教育与艺术的素材,蔬菜的附加值正在悄然延展开来。王嘉宁感受颇深:“不管是小朋友还是我们,在生活中再看到这些物品的时候,会更懂得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它们原来也可以创造出艺术。”

村民周均莉在节目中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回村后,她曾围绕联合村蔬菜产业设计研学课程,积极参与蔬菜创意活动的策划与落地,同时经营起自家民宿,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联合村的人气也越来越旺。“这样的活动其实吸引了很多的游客来联合村体验,给村里带来了很多增收。”

从单纯的蔬菜种植到“蔬菜+文化”“蔬菜+旅游”的多元业态发展,联合村探索出一条鲜活的产业融合新路。

文化自信:联合村土地的别样生机

面对镜头与观众的热烈欢呼,陈乔恩在走秀时不禁大喊“我爱联合村”,并分享道:“走秀的时候其实本来是有点紧张。但是看到现场的人都好热情,就觉得放轻松去玩,融入在里面,本来是我最紧张的环节反倒变成最好玩的环节。”

谷曙光教授感叹道:“在这里,村民们不仅是种蔬菜,更是将蔬菜与文化相融,传承农耕文明。”联合村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不仅依靠产业发展,更需要文化赋能和创新驱动。

节目中,嘉宾们不仅参与蔬菜服饰创作,还体验“以蔬换书”活动,在“三味蔬屋”里用一本书换取一袋蔬菜,让书香滋养乡土文化。这种独特的文化交流模式,让田间地头的农业经验与书本上的文化知识在联合村实现了美妙的融合,更厚植了文明乡风。

何以蔬裳: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把蔬菜“穿”在身上,是一种确认,确认农业不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而可以是一种创造性的、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把蔬菜“穿”在身上,是一种自信,在菜叶与布料的褶皱间,展现的是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乡土”也是有文化、有创意、有活力的“热土”。

把蔬菜“穿”在身上,是一种创新,意味着传统文化不再是被封存的遗产,而可以是与现代生活交融、不断再生的活水。

联合村的“蔬菜秀”之所以动人,正是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那里不仅有产业兴旺,还有文化繁荣;不仅有物质富裕,还有精神满足;不仅有传统传承,还有创新活力。

王嘉宁在节目结尾的感悟颇为深刻:“来到联合村,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里真正让农业从田地里跳出来,跳入到我们的生活,变成可以感受到的、有趣的、有温度的艺术形式。我们真正和蔬菜成为了朋友。它们不只是食物,还可以创造出如此绚烂的文化,可以变成我们的衣服,也可以塑造我们的未来。”

曾经排水不畅的“烂坝地”,已逆袭成为“蔬香满园”的美丽村庄。如今联合村蔬菜种植规模达5000多亩,年产可达6000多吨,村民们不仅种出了优质的蔬菜,更种出了美好的生活。通过发展高山蔬菜、红梨、大丽花等特色农业,培育民宿、餐饮、研学等业态集群,联合村正持续推动农商文旅康体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产业是根、文化是魂、创新是翅膀”的振兴之路。

当《山水间的家》镜头掠过联合村的田野与T台,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蔬菜时装秀,更是一个村庄以文化为针、以创新为线,将自己缝进时代华服的过程。在这里,每一片菜叶都承载着盐边大地的记忆,每一针彝绣都延续着祖先的智慧。而这场生动无比的“蔬菜变装秀”,正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注脚。(文/图 黄昊)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