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乐山市沙湾区沫若中学陈均:以管理赋能,为教育添彩

2025/09/11 21:5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3792

陈均,男,40岁,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副校长、年级组长及英语教师,高级教师。自2009年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深耕一线16年,连续9年担任班主任,凭借出色的教育教学成绩和教育行政管理能力,先后荣获“沙湾名师”“乐山好教师”“乐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沙湾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优秀个人”“乐山市教育行政管理成绩突出个人”等荣誉。

安全管理:筑牢校园“防护网”

作为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陈均始终将校园安全放在首位,牵头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三防”安全体系,制定完善20余项安全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持续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疏散演练,扎实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工作,协同各部门做好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保障学校安全稳定。在他推动下,学校零安全事故发生,成功创建“乐山市平安校园”。此外,他参与四川省首届食品安全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作品《食品安全宣传歌》获省级优秀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安全管理的辐射效应。

德育创新:激活成长“动力源”

在德育管理中,陈均打破传统说教模式,以“活动育德、文化润德”为抓手,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推行“全员教师值周+流动红旗”制度,将班级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结合,通过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激发学生主动性。他精心策划“重走沫若路”远足、红色研学等活动,带领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让正能量在校园蔚然成风,推动学校顺利通过“四川省文明校园”复查、创建“四川省绿色学校”,多名学生在省级德育活动中获奖。同时,他积极反思,总结经验,2024年3月撰写的《新时代背景下高中德育教育新路径探索》发表于《中国基础教育资源库》,是县域高中德育的理论探索。

心理健康:守护心灵“晴雨表”

陈均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牵头建成功能完备的学生心理发展中心,创新探索“医校合作”模式,与乐山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合作,定期邀请心理医生进校园开展讲座和个别辅导,每学期开展全员心理普查。该模式成效显著,学校先后获评“乐山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青少年生命教育计划试点学校”。他深耕相关研究,2024年9月独著论文《“医校合作”模式下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实践探究》获乐山市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发表于《基础教育参考》,11月与心理老师合著论文《基于医校合作背景下普高生心理普查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发表于《教育》,目前正主持省级课题《医校合作模式下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探索》,为区域心理教育提供可推广经验。

年级管理:打造升学“提质站”

他担任年级组长期间,关心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始终以“精细化管理+人文关怀”为抓手,将年级管理落到每一个细节里。每天清晨提前到校,巡查各班级早读状态,逐一叮嘱班主任关注学生出勤与精神面貌;午休时巡查学生休息情况,分析班级学情短板,针对制定“一班一策”提升计划;晚上时常加班,梳理当天教学管理问题,细化次日工作清单。2024年高考,所带年级创造“入口22人上重本、出口78人”“入口173人上本科、出口308人”的佳绩,助力学校获“乐山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辐射引领:当好教育“领头雁”

陈均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示范引领,带动共同成长。作为一线教师,陈均坚持深耕教学教研。一方面积极指导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另一方面,不断教学反思,撰写论文:2024年8月独著《浅谈英语阅读教学》发表于《英语周报》,9月论文《checklist 在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中的运用》获乐山市教研成果二等奖,目前主持市级课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探索学科与育人融合路径。

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陈均始终以深深的教育情怀扎根县中教育,用细致入微的关爱和触动学生心灵的呵护,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用心用情陪伴学生成长。他积极落实资助政策,认真做好资助工作,多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资助,助力学生实现大学梦想。2024年12月获乐山市“活水计划”公益活动“公益之星奖”。2025年2月在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教学竞赛中,与团队合作的教学方案、实施方案及安全信息均获二等奖。他努力争当教研和管理“领头雁”,通过“老带新”机制带动教师成长,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教育生态。

陈均以坚定的政治素养、创新的管理思维、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安全、德育、心理健康、年级管理等领域交出了满意答卷,是学校发展的“排头兵”,更是县域教育管理的“实干家”。面对未来,陈均表示:“教育管理之路没有终点,我将继续以初心守教育,以创新促发展,为县中教育振兴注入更多动能。”(供稿:沫若中学)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