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五通桥区冠英镇:“小葡萄”串起富民兴村大产业
2025/08/26 18:1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初秋时节,走进冠英镇的葡萄种植基地,一串串饱满多汁的巨峰葡萄挂满枝头,果香四溢。田间地头,农户们忙着采摘、分拣;物流车上,包装精美的葡萄正发往全国各地……一幅“葡萄丰收、农户增收、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冠英镇徐徐展开。近年来,冠英镇聚焦特色农业发展,以葡萄产业为抓手,通过机制创新、科技赋能、业态拓展,让一串串葡萄成为带动群众致富、推动乡村发展的“黄金果”。
联盟聚力,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产业要发展,机制是保障。冠英镇创新构建“协会+合作社+农户+基地”四级联动机制,为葡萄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立葡萄产业协会,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下设7个专业技术小组,吸纳62名种植能手、土专家等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同时,精心培育10余家标准化家庭农场和3家示范性合作社,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联帮带”模式与120户一般种植户建立紧密帮扶关系。
在联动机制的推动下,冠英镇共建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1700余亩,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标准化发展模式。种植户黄明强感慨道:“以前自己零散种植,技术跟不上,销路没保障,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加入合作社后,有专家指导技术,有协会帮忙找销路,现在每亩地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据统计,通过联盟聚力,冠英镇带动种植户户均年增收2.3万元以上,还辐射带动周边780余人就近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科技赋能,提升葡萄品质效益
“品质是葡萄产业的生命线,而科技是提升品质的关键。”为推动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冠英镇大力实施“科技兴葡”战略,创新推出“专家驻点+农户点单”服务模式,精准对接农户需求。邀请市农科院教授、九三学社正高级农艺师等专家团队驻点指导,围绕科学栽培、绿色防控、水肥管理等关键技术开展专题培训8场,覆盖农户600余人次,让农户们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先进种植技术。
在技术应用上,冠英镇更是走在前列。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根据葡萄生长需求精准供给水分和养分,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搭建半通风光伏农业大棚,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为葡萄生长创造适宜的温光环境;运用智能生物杀虫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绿色生态种植。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葡萄的品质和安全性,还成功打造出“双龙庵有机葡萄”“晓峰牧雲有机葡萄”等特色品牌,巨峰、阳光玫瑰等优质品种深受市场青睐。数据显示,通过科技赋能,冠英镇葡萄亩均效益提升25%,优质葡萄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多元业态,拓宽产销增收渠道
“卖得好才能赚得多。”冠英镇积极拓展多元业态,为葡萄产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依托葡萄种植基地,精心建设田园综合体,开发葡萄采摘、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业态,吸引了周边城市1200余名游客前来体验游玩,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感受葡萄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了“农旅融合”的良性发展。
在市场开拓方面,冠英镇培育双龙庵葡萄园、晓峰牧雲生态农业种植基地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名片。创新构建“线上下单+基地直送”供应链体系,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方式,让葡萄从田间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减少中间环节,提升产品利润空间。如今,冠英镇葡萄不仅走进了本地超市、水果店,还通过线上渠道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亩均产值突破1.75万元。据预计,今年冠英镇葡萄产业链综合收益将达3000万元,真正实现了“小葡萄”做成“大产业”。
从一串葡萄到一条产业链,从单个农户到产业联盟,冠英镇用实干和创新让葡萄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下一步,冠英镇将继续深耕葡萄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让更多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受益,让富民兴村的“葡萄故事”越讲越精彩!(供稿:冠英镇 唐梦佳 龙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