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峨边火塘夜话暖民心:394簇星火照见民族交融新图景

2025/08/22 00:0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大渡河畔,暮色四合。峨边彝乡的院落里,暖红的火塘燃起,这跃动的火焰,映照出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统战部精心构建的“德古+法官+统战干部”联动机制,将“德古调解”这一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宝贵资源,有机嵌入基层治理网格体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耍惹阿觉的彝汉双语在夜空中流淌,邻里间的心结在炭火的暖意里悄然融化。这已是峨边“火塘夜话”第394场寻常又不凡的相聚——一方小小火塘,悄然熔铸着15.3万各族儿女的心灵认同。

思想之火:熔铸共识的温暖基石炉火不熄,信念如磐。这跃动的火焰,映照着峨边统一战线精心培育的“思想固本”工程。春风化雨般的引领,将“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种子深植沃土。思想的沃野上,绽放出刘素琴、耍惹阿觉等全国先进典型的璀璨之花。“汇智峨边·四季引才”行动,如磁石般吸引千余英才奔赴热土,硕博人才从17名跃升至130名。37.33%的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比例,为峨边发展注入了强劲而多元的澎湃动能。

文化之脉:根植心灵的共同家园火塘边,智慧在交流中闪光。法官普法亮火塘、“德古”彝汉双语讲堂、“绣娘讲师”……一个个文化品牌在对话中诞生。语言的桥梁,从娃娃架起——“学前学普”播种未来,“志根双语”教育品牌叫响全国。乐西抗战公路纪念馆、“记忆峨边一条街”守护着共同的峥嵘岁月;《美神甘嫫阿妞》惊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艺术活化彝家新寨”成为峨边递给世界的文化名片——历史文脉与时代活力在此完美交融。

幸福之径:枝叶相牵的共生图景夜话里流淌的民情民意,正化为各族互嵌共融的幸福通途。空间上,1736处分散居民点科学整合为399个聚居点,顺应跨区域融居新趋势;教育上,40年来最大教育项目——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民汉合校、混班混宿”模式深化推进,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较2022年增长2.66倍;医疗领域建成“五大中心”及大小凉山首个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峨边汇治理”九条措施与“亲情、德古、赶场”三大工作法深度融合,推动2024年信访量同比下降12%,治理的温度温暖人心。

燎原之势:共享发展的时代荣光点点星火,终成燎原之势。峨边以“城区、景区、园区”三区联动为引擎,实施重大项目总投资达690亿元,“1465”招商体系签约优质项目16个。产业培育结出硕果:“3+3+3”特色产业基地超57万亩,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成功创建;旅游产业重构“4+2”格局,2024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收入达39.85亿元。立体化防返贫监测体系持续发力,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1年的2.52优化至2.32,共同富裕之路在脚下坚实延展。

394簇跃动的火种,遍撒峨边2382平方公里的壮丽山河,共同点燃了小凉山深处各族儿女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时代强音!当思想的星火、文化的根脉、发展的蓝图在温暖的火塘边碰撞、融合、升腾,一幅根系深扎、枝叶交错的民族交融壮美长卷。踏上新征程,统一战线将聚力争取人心、凝聚智慧结晶,把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手足同胞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挥毫泼墨,在这片古老而深情的土地上,谱写血脉相融、命运与共的动人华章!(供稿: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统战部 鲜泠璐)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