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西区:百日攻坚解难题 老旧街区焕新颜
2025/08/15 16:01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哪里需要我们,党徽就闪耀在哪里!”在攀枝花市西区陶家渡街道,刚带领党员清理完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社区党委书记就应下了居民关于道路修复的诉求。
据了解,陶家渡街道是典型的老旧街区集中区域,各种问题长期困扰居民生活,面对街区老旧、道路坑洼、环境堪忧等难点痛点,该街道结合“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于今年6月,启动“百日攻坚”整治行动。以整治违规停车、卫生盲区、路灯不亮等为抓手,党员、干部“渡”领新风,精准摸排、分类施治、上下协作,攻破群众关注“烦心事”“堵心事”,与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家园。
道路畅通,解决出行“烦心事”
日前,在太平社区太安巷小区内,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温热的沥青气息,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这条焕然一新的沥青路,其源头正是社区居民的迫切心声。“以前这里全是老旧水泥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开车也很危险。”家住太安巷的居民曾多次向社区反映道路老旧问题,道路破损导致的“出行难”,成为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品质和幸福感的一块“心病”。
陶家渡街道聚焦这些来自街巷深处的真实回音,积极行动,协同施工单位,紧紧抓住老旧小区改造契机,精准施策,对辖区的主干公路和小区道路实施“黑化”工程。截至目前,黑化主干道2.3公里,太平片区道路约1公里,建设矿建社区居民步道300余米,并组建党员“补丁小队”开展60余人次修补作业,填补13处坑洼破损路面,持续为居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将响应做到了细微处。
隐患消除,解决安居“忧心事”
太平社区紧扣居民需求,将“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作为服务居民的基石,精准对接需求,高效解决问题,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与满意度。
此前,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及“三个身边”意见收集中,敏锐捕捉到太安巷11号8栋楼居民的强烈诉求:楼前一棵枯死的大树已成为悬在大家头顶的“定时炸弹”。每逢大风天气,枯枝摇摇欲坠,随时可能掉落,不仅严重威胁过往行人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周边停放的车辆也屡遭掉落树枝划损,居民们对此忧心忡忡,急切盼望解决。
社区党总支书记余芳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迅速将其列为“三个身边”服务重点工作之一。她立即行动,主动对接辖区驻地单位太平矿后勤部。经过社区多次积极沟通与细致协调,双方高效达成一致处理意见,并科学制定了周密的枯树修剪方案,明确了具体实施时间。
枯树修剪行动迅速启动,经过近3小时的紧张有序作业,这棵困扰居民多时的巨大枯树被成功修剪移除,周边环境瞬间敞亮,居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纷纷为社区的快速高效行动点赞。
此次枯树修剪工作,是太平社区开展“三个身边”服务的一个生动缩影。“我们以此为契机,在辖区内全面排查类似安全隐患,持续加强与驻地企业的沟通协调,并广泛发动辖区党员、群众力量参与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已累计发现并成功处理各类枯木隐患20余处,切实将居民‘身边’的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社区安全防线。”余芳说道。
路灯复明,解决归家“揪心事”
“太感谢你们了,终于把漆黑的道路照亮了。”居民张先生满脸喜悦地说道。据了解,花山社区庭院路灯年久老化严重,反复出现维修后点亮又熄灭的情况,对居民夜间出行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为推动江南江北片区协同发展,日前,陶家渡街道联合花山社区以及区住房城乡建设局聚焦“路灯亮不亮?群众夜间出行安全不安全?”问题,开展了花山社区路灯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照亮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针对辖区夜间路灯不亮的“痛点”问题,街道开展党员“萤火虫”夜巡行动,锁定主干道路、小区故障路灯10余处,并迅速对接上级相关部门开展维护,重新点亮路灯84座,照亮居民夜间的“回家路”。
巷弄焕新,解决环境“堵心事”
今年以来,面对背街小巷垃圾积存、排水沟淤塞等顽疾,该街道通过网格排查、群众双线摸排,全面收集辖区环境问题,采取“社区响应、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开展专项环境整治活动30余次,创新推行“绿色存折”志愿服务积分制,吸引居民化身“环境管家”,共建整洁家园。
据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渡”领新风100天百日攻坚行动,是“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在老旧小区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建立“群众点单—党员办单”闭环体系,解决老旧小区物业功能缺失造成的居民“急难愁盼”问题69件,带动居民参与300余人次,诉求办结率达98.6%,有力拓展了辖区基层治理服务空间和思路。下一步,将深化“治理共同体”意识,把攻坚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让“渡”领新风成为街道基层治理的金字招牌。(文/图 魏诗钰 陈诗韵 张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