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医院郭建军:匠心仁术探“泌”路
2025/08/14 20:4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5864
在泌尿外科,提起郭建军的名字,总伴随着许多“不可能”变“可能”的故事。一把手术刀,在他手中不仅是精密的手术工具,更是为复杂疑难患者劈开生命荆棘的利刃,承载着让患者重获尊严与生活希望的重量。
精湛技艺 重建生命尊严
黄先生是一名画家,不幸因肾结石肾积水、感染致肾积脓,雪上加霜的是,他还饱受长期咳嗽、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的折磨。多家医院评估后,认为其心肺功能无法承受全麻手术取石的巨大风险,只能无奈接受长期留置患肾造瘘管、每月更换引流管的痛苦生活。反复患肾感染、疼痛、造瘘管漏尿带来的不便使3年来画笔搁置,创作生涯几近停滞。当他辗转找到郭建军时,希望之火重燃。郭建军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湛的经皮肾镜技术,周密的术前准备和手术预案设计,成功在局麻下为他实施了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手术顺利清除了结石,解除尿路梗阻,造瘘管被成功拔除。爱好作画的他又欣喜地重拾画笔,斑斓的色彩再次流淌于画布之上。
另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已在腰间悬挂膀胱造瘘袋长达七年之久。前列腺增生术后继发的复杂前尿道狭窄让他无法自主排尿,此前经历的三次手术失败、高龄叠加复杂病情,求医之路屡屡碰壁,戴着膀胱造瘘管度过余生成为了他的艰难选择。但造瘘管频繁脱落、感染,身上挥之不去的尿骚味,让他被迫远离人群,尊严尽失。郭建军接诊后,评估老人的膀胱储尿、排尿功能,尿道造影明确尿道狭窄情况后,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利用患者自身的口腔颊粘膜进行狭窄段尿道的修复,重建正常的尿道腔。这一精细手术最终取得成功,老人奇迹般地恢复了自主排尿功能,终于告别了造瘘袋的束缚,重新找回了社交的勇气和生活的体面。
从“华西学子”到“乐山名医”
1994年,他郭建军以校级优秀毕业生的身份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从此踏上了守护泌尿健康的征程。
三十一年的临床生涯,正是泌尿外科微创技术成熟和逐步推广的大好时光,他始终站在新技术创新性应用的地区最前沿。早在1997年,他便在乐山地区率先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003年引入并独立广泛开展各类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2011年开始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术,2015年开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2021年率先在乐山开展单孔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2007年率先开展微通道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并于2010年开创性地在乐山地区实施局麻下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2017年创新性地将口腔颊粘膜应用于男性尿道和输尿管狭窄的修复重建……累计开展填补乐山地区空白的新技术、新项目30余项。
“保肾”的执念与担当
在肾癌治疗领域,郭建军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有一线希望,在确保肿瘤控制的前提下就要努力为患者保留有功能的肾脏。尤其是对于生长在肾门部(肾脏血管主干、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出入肾脏的关键区域)的肿瘤,保肾手术风险极高、操作空间极其狭小、修复重建难度极大,堪称泌尿外科手术的“珠峰”。然而,保住一个肾,对患者意义重大,意味着能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避免或延缓未来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攀登”这样的技术高峰,不仅需要炉火纯青的技术,更需要非凡的勇气和担当。郭建军常说:“医生不仅要有技术,更要有勇于承担风险的魄力。我们的目标,始终是给患者最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极致追求和对患者深切的负责精神,驱动着他不断挑战复杂疑难手术,为众多患者守住了宝贵的肾脏功能。
仁心为灯,照亮希望
郭建军的诊室和手术台,是许多被复杂病痛困扰的患者最后的希望之地。他以精湛技术为根基,以无畏担当为风骨,以仁爱之心为魂魄,在泌尿外科的险峰上不断攀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供稿:乐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