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攀枝花西区河门口试点“全岗通办” 让服务提速又升温

2025/08/13 16:30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社工小周刚给我送来了热乎的午饭,还帮我缴纳了电费,这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家住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苏铁社区的独居老人张奶奶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份便捷与温暖,源于一个月前街道启动的“三线薪火·苏铁共生”全岗社工服务试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全市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具体实践,该模式通过整合社工岗位,推动社区服务从“坐等上门”向“主动敲门”转变,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服务效能的提升。

走进社区党群服务大厅,居民李大姐对变化感受明显:“以前办个事,民政的事找民政专干,社保的事找社保专员,现在找任何一个全岗社工都能对接。”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岗位重组。新模式明确划分“统筹协调岗+接待办理岗+网格运行岗”三大职能岗位。社区书记专职担任“统筹协调岗”,像“中枢大脑”一样调度资源;1-2名社工负责“接待办理岗”,固定或轮流值守,集中办理医保、老年证等高频政务服务;其余社工则全部编入“网格运行岗”,走街串巷开展巡查和上门服务。苏铁社区书记易兰介绍:“过去社工各守一块‘责任田’,居民找错人就得折返;现在岗位整合后,谁接待、谁跟进、谁反馈,流程一清二楚,避免了‘重复跑路’。”

为了让社工们快速适应“全科医生”的角色,街道专门编制了《全岗社工政务服务操作手册》和《下沉纪实手册》,清晰梳理出72项服务事项,涵盖民政、卫健、人社、退役军人等54项政务服务和老年人送餐、水电维修、送医陪护等18项便民服务。每周的全岗培训,让社工们从政策法规到沟通技巧全方位提升,逐步实现从“专岗熟手”向“全岗能手”的转变。

每天清晨,“统筹协调岗”的社区书记会根据《下沉纪实手册》梳理的任务,精准分派到各个岗位——行动不便老人需要代购、楼道照明需要维修……这些来自网格的需求得到快速响应。在科学划分网格的基础上(河门口社区5个、苏铁社区10个),每个网格由专人负责,并形成以网格员为核心,联动社区民警、楼栋长、志愿者的“1+N”服务团队,真正将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街道还畅通“1315”工作机制,依托“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创富群众服务平台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全岗社工队伍力量,确保服务落地见效。

试点以来,越来越多的居民知晓并认可“全岗社工”。网格事件平均响应时间明显缩短,主动上门服务的比例大幅提升。岗位整合让人力更集中,服务下沉让响应更及时,“1+N”团队凝聚了更强合力。这些细微却实在的变化,印证着“全岗社工”模式的潜力。

“我们将继续探索,让‘三线薪火·苏铁共生’的服务理念传递温暖,惠及更多居民。”河门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道。(文/图 宏叶 徐琛)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