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政协:保障民生福祉 让提案“落地有声”
2025/08/08 16:4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3万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西区政协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提案办理中“轻问效”的问题,精准选取政协第八届攀枝花市西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以来12件涉及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提案开展“回头看”活动,探索推进多元协同、账单管理、跟踪问效等机制,切实提升提案办理质效,服务保障民生福祉。
多元协同推动“单向办理”向“共商共治”拓展
提案办理不是承办单位的“独角戏”,而是集众智、聚共识的协同工程。区政协创新推行“提案+界别联动”“提案+巡察”“提案+检察”“提案督办+小微协商”等模式,搭建起多方参与的实践平台。
在《推动社区经济与区域经济规划融合的提案》办理中,区政协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形成《加快发展社区经济的对策建议》;中共界别联合区级部门、社区党委、企业党支部等多方力量,就社区公司培育进行“界别协商”,推动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等特色项目;委员相关建议作为大会发言获区委、区政府关注,助推西区出台《支持社区经济发展九条措施》。目前,全区5个街道均完成社区公司组建,总营收达788.3万元,开发就业岗位144个,社区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中央公园居民给区农业农村和交通运输局送上的“情系群众办实事,开通公交为人民”锦旗,见证了《优化社区公交线路提案》落地。区政协委员曹柝提出提案后,区政协一边协调市、区交通部门解决公交站点选址、运营成本补贴等问题;一边组织清香坪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开展“小微协商”,就高峰时段发车频次、站点设置调整等细节与居民、公交公司达成共识。历时9个多月,公交线路终于开通。通过“提案督办+小微协商”模式,精准打通民生难题“最后一公里”。
在多元协同机制推动下,251件民生类提案办理完毕,较好实现“解决一个问题,激活一片领域,惠及一方群众”。
账单管理促进“已承诺”向“已解决”转化
为破解提案“办而不结”“结而不实”的痛点,区政协将“回头看”范围从“B类件”(条件限制需分阶段推进的提案)延伸到“A类件”(已办结或已纳入工作计划的提案),对已承诺事项、已解决事项实行“账单管理”,推动承诺兑现和成果巩固,实现“B类件”分步落实、“A类件”提质增效。
《关于格里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的建议》重点“B类件”,区政协通过制定督办清单,实地核查光伏装机容量、清洁能源使用率等量化指标,推动园区管委会细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等任务。目前,园区建成5个循环产业链,20家固废综合利用企业投产,光伏装机670千瓦、年发电约93.8万度,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41.7%,成功入选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既高效完成了短期目标,又夯实了长期转型基础。
《关于还建房不动产权证办理的提案》曾是群众高度关注的“A类件”,当年答复该事项正在解决中。为此从2022年起,区政协全程紧盯,已助推571户不动产权证办理落地,实现群众“优居梦”。今年以来,已推动5个“B类件”转为“A类件”,2个“B类件”加速转化,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跟踪问效实现“短期办结”向“长效巩固”跃升
提案办理“回头看”,既要见成效,更要建长效。区政协采用“分类分段看效果”:对“一时、一域”的迫切需求,即办即结,确保群众诉求快速响应;对涉及长远规划、广泛覆盖及委员和群众高度关切的事项,建立“初期评估+中期核查+长期问效”跟踪机制,让工作落地落细。
《关于推动“八五”普法,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建议》推动区司法局通过打造法治阵地、推选“法律明白人”等方式,持续深化普法成效。如今,居民法律意识显著提升,宝鼎馨苑、金沙西苑小区物业费收取率分别从7.92%、30%升至95.73%、87%,基层治理效能因长效机制持续释放。
委员“踊跃发声”,提案“落地有声”。目前,区政协提案办结率、委员满意度均达100%,一件件提案都落地为民生实效,生动诠释了西区政协与提案承办单位扎根基层、服务民生的责任担当,务实书写了共同富裕路上的民生答卷。(供稿:西区政协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