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从雨中人到撑伞者:乐山金口河张云松用拐杖书写人间大爱

2025/08/07 17:5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7297

“我淋过最深的雨,所以想为更多人撑把伞。”金口河区云松科技的门店里,老板张云松拄着磨得发亮的拐杖,站在电脑前调试着打印机,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力量。这位自幼因小儿麻痹症无法正常行走的残疾人,不仅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更让“云松科技”的招牌成为了照亮无数困境者的灯塔。

从“被拒者”到“引路人” 以技术为翼助残疾人展翅

“张哥教会我修电脑那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是家里的累赘。”在云松科技工作的残疾人汪梦婷说起张云松时,眼眶泛起了泪光。汪梦婷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腿脚行动不便,尽管拼尽全力拿到了大学文凭,可找工作时却屡屡碰壁。一次次被拒绝的经历,像冷水一样浇灭了她心中的希望,心灰意冷的她回到了家乡金口河,整日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见人。

张云松听说这件事后,冒着雨拄着拐杖找到了汪梦婷家。泥泞的小路让他走得格外艰难,裤腿沾满了泥点,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我能做到的,你也能。”他坐在汪梦婷对面,指着自己的腿认真地说,“来我店里吧,我教你修电脑,咱们靠手艺吃饭。”就这样,汪梦婷成了云松科技的一员,负责修电脑和打字复印等工作。如今的她,每月能赚3000多元,不仅能养活自己,还能给家里添置些东西。“每次看到顾客满意地拿走修好的电脑,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汪梦婷擦拭着电脑屏幕,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这样的故事在张云松的生活里不断重演。创业14年间,他先后帮助20多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他们原本灰暗的世界点亮了一束光。金口河区残联理事长鲁晓琼每次提起张云松,都赞不绝口:“张云松最难得的是,他不只给工作,更给尊严。他常说‘残疾人缺的不是力气,是机会’,这话让我们都很受触动。”

张云松自己则坦言:“2010年我在成都面试,企业连试都不让我试就说‘你不合适’。那种站在门外进不去的无力感,我不想再让别人体会。”正是这份深埋心底的共情,让他下定决心,要为更多像自己一样的人撑起一片天。

从“受助者”到“奉献者” 用善意作炬照亮每个角落

“2020年疫情最严重时,他拖着病腿,把价值一万五千元的口罩和矿泉水、方便面送到了各个乡政府,说‘我创业时靠了政府,现在该我出力’。”和平彝族乡办公室工作人员郭毅晋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个场景。当时疫情紧张,很多人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张云松却开着自家的车,装了满满一车物资,亲自送到乡政府门口。他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指挥着现场工作人员搬运,额头上的青筋因用力而微微凸起,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可他脸上却始终带着坚定的神情。

这份热忱在今年夏天有了新的延续。7月29日,金口河区“栋梁工程・解困助学”公益活动现场,张云松将5000元现金郑重地交到了金河镇五一村贫困高中生赵芮手中。“小时候家里穷,读书之路走得特别艰辛,我自己淋过的雨不想别人也淋,所以想尽绵薄之力帮一下需要帮助的孩子。”他拍着赵芮的肩膀说,“这些钱不多,但能让你少点顾虑,专心读书。”

收到捐赠的赵芮紧紧攥着钱,眼里闪着泪光:“张叔叔虽然身体上有残疾,却教会了我‘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我会努力学习,以后要像他一样,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用拐杖丈量初心 以脚步为墨绘就助人长卷

“有人说我创业成功是奇迹,其实我只是没认输。”张云松坐在堆满维修零件和资料的工作台前,手指灵活地拆解着电脑主机,动作娴熟得让人忘了他是一位残疾人。“虽然现在经营的是打字复印店,但创业初期,我是靠着帮别人维修电脑一步一步走下来的。”2013年,在政府和家人的支持下,张云松创立了云松科技电脑维修店。创业初期的日子格外艰难,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店里常常几天都没有一个顾客。看着空荡荡的店面,他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甚至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掉过眼泪。“但悲伤痛苦又能怎样?只有站起来,才不会被别人瞧不起。”他咬着牙告诉自己。后来,他转变发展思路,决定从售后做起。

于是,张云松每天拄着拐杖,挨家挨户地上门为客户解决电脑难题。崎岖的山路磨坏了他一双又一双拐杖,可他从未叫苦。有一次,为了给山村里的一户人家修电脑,他走了三个多小时的路,到达时已经是傍晚,修好电脑往回走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只能躲在树下避雨,直到雨小了才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正是这样的坚持,让他积累了人脉、开拓了市场,店面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最后更是将云松科技做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店子。

张云松秉持“以诚立身、以实待客”的经营之道,用真心换信任,以扎实服务赢得顾客青睐,让金口河的云松科技电脑店渐渐被大家熟知。“张老板修电脑特别认真,不仅技术好,收费还合理,有一次我电脑坏了,他冒雨过来修,没收一分钱上门费。”一位老顾客说起张云松,满是称赞。光顾的人越来越多,云松科技的生意也一年比一年好。

“他总说自己是‘拄拐人’,却比很多健全人站得更直。这14年间,各个乡镇、敬老院、学校,只要有需要他帮助的地方,就总会出现他的身影。”金口河区扶贫协会工作人员张心梅由衷地赞扬。

夕阳透过维修店的窗户,在张云松的拐杖上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边。他拿起一块抹布,仔细擦拭着拐杖头的磨损处,轻声说:“我这辈子走不快,但能走得远。只要还能拄着拐杖往前挪,就想多帮一个人——毕竟,没人比我更懂,淋雨的滋味有多不好受。”(供稿:熊秋敏 黎艳)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