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以“蓝鹰工程”书写山区职教新篇
2025/07/28 23:4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879
近日,沐川县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沐川职中”)凭借在乐山市“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中的突出表现,被评为实干比拼先进集体。
作为职业教育的标杆,沐川职中以“蓝鹰工程”为核心抓手,在东西部协作、产教融合、人才培育等领域跑出加速度、激活新动能、锻造金招牌,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沐川样板”。
节奏更快 抢抓机遇跑出协作“加速度”
“起步即冲刺”是沐川职中践行“节奏更快”的生动注脚。自“蓝鹰工程”启动以来,该校以高效协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落地生根:携手吉利汽车、绿茶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快速开设24个“蓝鹰之星”冠名班,累计培育学生1999名,其中脱贫户学生占33%、农村家庭学生占93%,毕业生就业起薪均超6000元,实现“培养一人、稳定一户”目标。
效率背后是精准的战略执行力。2025年,沐川职中校企合作频现“加速度”:1月,3天内与吉利汽车、绿茶集团、乌镇旅游集团达成合作;2月,一周内与4家本土企业签订协同育人协议,学生在电商孵化中心助力农产品销售超100万元;4月,仅用1个月便与小米集团敲定共建产业学院意向。
与此同时,“蓝鹰工程”经验从沐川辐射至小凉山彝区,进而推广至全省12个市州;2024年以来,先后入选浙川协作交流会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专项工作方案,获《人民日报》等20余家媒体报道,实现“实践-案例-政策”的快速跃升。
效率更高 创新机制激活发展“新动能”
以机制创新破解山区职教瓶颈,沐川职中在“效率更高”上持续突破。通过“浙川联动、普职融通、产教融合”三维发力,构建起高效育人体系。
在跨区域协作中,学校与浙江诸暨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72名师生实现双向交流,推动优质资源跨区域共享;在职普融通领域,开设16个融通班,50余名教师跨校授课,802名学生受益;2024年,106名学生升入高校,其中92人达本科线,远超传统职教水平;在产教融合方面,与比亚迪汽车共建“招生-培养-实习-就业”全链条模式,2025年2月,55名学生入职比亚迪,月薪超8000元,以“培养一个学生、稳定一个家庭”实效,成为校企协同的典范。
质量更优 深耕内涵锻造职教“金招牌”
“质量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沐川职中通过强师资、优专业、促振兴,持续擦亮办学品牌。
教师队伍建设上,构建“分层培养+企业实践”体系,72名教师参与企业技能培训,在教学能力大赛中斩获省级奖项9个、市级奖项8个;专业设置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新增无人机专业紧跟信息技术浪潮,开设《“沐川草龙”编扎舞耍》等特色课程,贴合县域“芋、茶、竹、袜、龙”产业用人需求;在服务乡村振兴中,依托“蓝鹰工程”开展袜业、残疾人就业培训3期,扶持5户家庭作坊,月均增收超万元,引入企业提供150余个岗位,助力建成袜业生产中心,以技能赋能让职业教育成为山区群众的“幸福桥”。(供稿:沐川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