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火红年华》再掀热潮:三线建设中“蹭头皮、穿裤裆、皮球打板进篮筐”三大绝技铸就精神丰碑

2025/07/28 16:04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7万

7月1日起,大型工业史诗电视剧《火红年华》继2021年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档播出、2022年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重播之后,再度在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重播。跟着电视剧再度回顾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住席棚、战酷暑”的三线建设场景里,除了钢钎与水泥的碰撞,还藏着另一种滚烫的声音——是篮球撞击黄土场地的闷响,是观众席山呼海啸的呐喊,是“蹭头皮”传球掠过头顶的破空声,是“穿裤裆”突破时人群炸开的哄笑。

在攀枝花三线建设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里,“先生产、后生活”是铁律。然而,精神的火种从未熄灭。职工夜校的求知灯火、坝坝电影的集体欢愉、坝坝球赛的拼搏呐喊,构成了支撑建设者们熬过“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风梳头,汗洗脸”艰苦岁月的三大精神支柱。

其中,坝坝篮球场上那些令人津津乐道的“轻喜剧”——“蹭头皮、穿裤裆、皮球打板进篮筐”,更是成为一代人共同的青春记忆和茶余饭后的经典谈资。而渡口水泥厂篮球队,正是这片热土上孕育出的平民偶像,承载着全厂职工家属的骄傲与赞誉。

三线岁月里的篮球热

攀枝花三线建设,肩负国家工业布局的重任,也滋养着普通职工对生活的炽热追求。在这片奉献与汗水交织的土地上,一支支男女篮球队,就是职工心中的旗帜与希望。他们用奔跑和跳跃,书写着属于那个时代的、关于热血与梦想的动人篇章。

翻阅1964年至1996年的渡口水泥厂大事记,悬窑筹建指挥部成立,党委团委组建,彭德怀、郭沫若等领导人视察……国家使命的印记清晰而浓重。职工文体生活的细节,如厂篮球队的辉煌,却鲜有提及。这无疑是“先生产”时代特色的缩影。

然而,历史的“失语”并未掩盖渡口水泥厂篮球队在西区乃至整个渡口市(今攀枝花市)的巨大影响力。从本厂老一辈建设者饱含深情的追忆,到当年实力强劲的攀钢、攀矿、电力、商业、交通等系统老同志的印证,这支球队的赫赫威名,早已镌刻在时代的记忆里。

尤其令对手胆寒、让观众痴迷的,是渡口水泥厂篮球队赖以成名的“三大绝技”——“蹭头皮、穿裤裆、皮球打板进篮筐”。这不仅是赛场上的奇观,更是他们屡战屡胜的制胜法宝,成为当年西区乃至渡口市各信箱(保密单位代号)、厂矿间篮球友谊赛上一道无可替代的亮丽风景。

传奇“三绝”的诞生

渡口水泥厂篮球队组建于1969年盛夏。队员来自汽车队、机关、烧成车间、制成车间、机动车间等各个岗位,司机、电工、钳工、看磨工、翻砂工、机关干部……脱下工装,换上球衣,这群身怀绝技、意志如钢的工人,便化身为球场上的雄鹰。

绝技非一日之功。训练场上,他们利用宝贵的休息时间,顶着严寒酷暑,日复一日地苦练。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更强地站起,只为练就那克敌制胜的技艺。

“蹭头皮”:汽车队的闫光,在繁重工作之余苦练传球。他独创了一种“幌手快速传球”绝技——面对防守者,手部虚晃,球却以极隐蔽的角度和速度从对方头顶掠过,仿佛“蹭着头皮”飞过,令防守者猝不及防。

“穿裤裆”:同属汽车队的杨星斗,练就了令人叫绝的“穿裆术”。每当遭遇围堵,他总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球精准穿过防守者双腿之间,随即快速上篮得分,堪称球场一绝。

“皮球打板进篮筐”:球员常学义则精通打板投篮。无论从哪个角度,即便是接近零度角的极限位置,他都能稳稳地将球投向篮板,利用反弹精准入筐,命中率奇高。

这三位身怀绝技的高手同处一队,辅以其他队员的默契配合,球队的胜利自然水到渠成。

全厂的篮球狂欢

渡口水泥厂内部的年度篮球联赛,是速度与力量、激情与技巧的碰撞。此时,厂队的明星们回归各自车间,代表车间出战。全厂烧成、制成、包装、机动车间、汽车队、供销科、行政科、机关以及“两校”(技校、学校)九支球队互相“厮杀”。

厂长、书记、车间主任纷纷披挂上阵,球场上只有队员,没有官职,没有亲疏。激烈的对抗难免火花四溅,厂工会总能第一时间调停。而所有的争执,最终都消融在观众的掌声与欢笑之中。

这场厂际联赛往往持续半年之久。各车间提前半年便抽调队员进行半脱产集训,奖金、粉尘与高温补助一分不少。球技出众者,更能获得分房、调换工种等实际奖励的优先权。

从厂领导到车间主任、工会主席,无不认同并支持这一传统。这不仅极大地激发了队员的训练热情,更使得厂内联赛水平逐年攀升,为厂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水平球员。

精神遗产照亮未来

每次代表水泥厂出征,队员们默契配合,将“蹭头皮、穿裤裆、皮球打板进篮筐”三大绝技演绎得淋漓尽致。

一次次精妙的突破,一记记精准的投篮,不仅征服了现场观众,更赢得了对手的由衷尊重。

男篮队员们深知,他们不仅是为球队的荣誉而战,更是为三线建设时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言,为这片奋斗的热土注入无限的活力与希望。

渡口水泥厂篮球队,是热血与梦想交织的时代交响曲,是职工心中永恒的骄傲,更是三线建设这部壮丽史诗中,一抹永不褪色的亮色。

岁月流转,曾经的三线企业完成了其特定的历史使命。然而,渡口水泥厂篮球队的故事,连同那传奇的三大绝技,仍在老一代建设者之间口口相传,历久弥新。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西区的热土上,浇筑了一座关于拼搏、协作与乐观的精神丰碑。这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行,追求卓越。(文/图 田金艳 彭建文)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