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眉山青神:竹海流萤映青山 绿色乡村绘共富

2025/07/25 16:4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万

炎炎夏日,走进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天池村,漫山遍野的竹林郁郁葱葱,挺拔如剑。翠绿的竹节层层向上,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随风散发出清透和舒爽。近年来,天池村以竹为基、以萤为媒,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变成了“金山银山”,成为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与竹林小镇的典范。

绿色生态,是发展的底色。天池村构建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党员护林员每日巡山护林,严禁乱砍滥伐,将生态保护刻入乡村发展基因。村里推行河长制保障水质,实施垃圾分类与污水治理等,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2.8%。“以前砍竹子卖钱是生计,现在护竹林是责任,党员带头,大家齐心协力守好这片绿。”村民郑开春作为护林员,每天穿梭于竹林。

每年3月-4月,夜幕降临后,天池村万亩竹海深处流动的点点萤光,宛如繁星坠入人间。村里组建的“一长四员”护萤队伍,如同萤火虫的“守护者联盟”:护林队长每日巡查栖息地,记录温度、湿度数据;生态监测员蹲守在湿地旁,观察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状况;文明劝导员穿梭在观萤栈道,提醒游客“静观不捕捉”。通过水质改善、植被修复,萤火虫在天池村的栖息地从3处增至6处,种群显著增加。

竹与萤火虫,不仅是天池村的生态资源,更是村民致富的关键密码——

村里创新推出“9+1”土地入股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占90%,村集体占10%,提供种养采销全链条服务,与龙头企业合作实现竹材100%就地转化。3000亩“斑布1号”高产良种竹则如同被赋予了“超能力”:抗虫害能力大幅提升,纤维品质更是优于普通竹材,成为竹加工企业的“抢手货”。村民任正吉感慨:“以前卖竹子收入微薄,现在省心又挣钱,竹林成了聚宝盆。”竹笋、竹编、竹纤维制品多元发展,农户人均年增收4700元。

而萤火虫资源则带来了发展机遇,催生了萤火虫主题民宿、徒步路线、萤光夜市、汉服夜游等新项目新业态,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农家乐老板吴勤笑道:“萤火虫是‘活招牌’,民宿一房难求,收入翻了三倍!”

从60岁的郑开春当护林员,到50岁的任正吉在竹加工车间上班,再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25%,天池村在绿色发展中破局。如今,这里竹林成荫、萤光闪烁,农旅融合下的研学旅行、非遗集市、互动体验等业态蓬勃,百姓富、生态美的共富图景正逐步绘就。(文/图 张瑞)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