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乐山市五通桥区“赈”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2025/07/24 22:5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以“工”为载体,兴“赈”之实效。近日,五通桥区金山镇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项目总进度已完成50%,预计9月中旬全面竣工。这一项目不仅提升了乡村基础设施,还通过以工代赈模式带动百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在碾子湾村的施工现场,挖掘机的轰鸣声作响,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目前道路的堡坎、挖方和填方已完成90%,即将进入路面破碎和硬化阶段。针对近期高温天气,施工方调整作业时间,并为工人发放防暑药品、提供开水及菊花茶,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

碾子湾村项目负责人何保兴说:“现在是高温天气,我们施工时间做了调整,尽量干上午半天,早上六点半就正式开工,干到10点半左右收工。给每个人都发了防暑药品,考虑到大家的实际劳动强度,还准备了开水和菊花茶等。”

作为碾子湾村的主干道,碾子湾村平桥至鸭子凼段村道原仅2.5~3米宽,坑洼坡陡。通过以工代赈项目,村道将拓宽至4~5米,将有效改善村民日常出行、农产品运输条件。

何保兴补充道:“我们这条路普遍很窄,洼道多、坡道急。加宽后,村民出行更方便,生产生活水平也能得到很大提高。”

该项目优先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务工,带动17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30余名脱贫户、低保户等困难群众。日工资依据工种不同,每天120元至260元不等,切实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碾子湾村村民杜高才说道:“现在我在这儿干了20多天,工资260元/天,离家又比较近,防暑措施也到位。”

据了解,为解决当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金山镇积极向上争取,成功申报2025年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18万元,含中央财政衔接资金350万元,对碾子湾村、杏林村道路进行升级改造,采取村民自建方式,按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综合赈济模式实施,项目的实施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提升群众就业技能的同时,还将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带动周边杏林李等产业发展。

金山镇应急管理办工作人员程明宇说道:“该项目完工后,我镇党委、政府将联合村委会成立专人专班,对新修路面进行持续清理和维护,同时持续推进其他以工代赈项目的申报和落地,加快推进金山镇乡村振兴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增收同频,使基础设施成为推动“造血式”增收的载体。金山镇以工代赈,按“干活有收入,建设有奔头”的逻辑,续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供稿:五通桥区融媒体中心 钟睿 赖美蕙子 郭佳琳)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