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乐山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为企业 “解锁”重生路

2025/07/11 18:0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7月10日,乐山市沙湾区人民法院发出乐山首份《信用修复证明》,为暂时受挫但积极履行义务的企业打通重塑信誉、重返市场的“快速通道”。这一行为彰显了法院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切实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四川省某建筑公司曾因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被纳入失信名单,尽管在法院调解下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103余万元工程款,但历史失信记录如同“隐形枷锁”,让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参与重大项目投标时屡屡碰壁。

2025年7月10日,经沙湾区法院严格审查其履行情况并确认符合条件后,该公司获得了这份《信用修复证明》。公司负责人谢某激动地表示:“这张证明是法院给我们的一次‘重生’机会!”

证明明确载明,该公司相关失信信息及限制消费措施已依法解除,其已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信用状况已修复,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方面不应再因此案对其予以信用惩戒。

沙湾区法院常务副院长王雪指出,“发出这份证明,绝非是对过往失信的‘一笔勾销’,而是对‘守信履诺者’的肯定与激励。”

乐山法院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强化分级分类与信用修复,坚持惩戒与激励并重,在依法严厉打击失信行为的同时,做实对守信履诺者的解绑纾困,为认识错误、积极纠错、渴望重生的企业铺设“回头路”、架起“信心桥”,让“诚而不幸”的企业能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重新成为经济发展的活跃细胞。

6月以来,全市法院通过屏蔽失信信息等方式,共对29案30名被执行人进行了信用修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下一步,乐山法院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通过信用修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乐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动能,努力书写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司法新篇章。(供稿: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