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乐山市五通桥经开区管委会:“三剂良方”解民忧 “接诉即办”暖民心

2025/07/10 00:59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七月骄阳似火,在乐山市五通桥经开区这片发展的热土上,涌动着另一种热度——五通桥经开区以“接诉即办”为突破口,精准回应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用“三剂良方”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成放心事、暖心事、舒心事。

一剂“定薪丸”:护航血汗钱,担当显温度

园区企业聚集、项目林立,建设热潮背后,保障农民工“钱袋子”始终是五通桥经开区心头沉甸甸的责任。“我在某企业做工,老板说没钱发工资了先欠着,总说下个月,这都拖了5个多月了”,工人老张在电话里声音急得发颤。

五通桥经开区接诉即办工作人员闻声而动,赓即组建专项工作组、迅速锁定项目,通过上门沟通、书面发函、约谈企业相关负责人等方式,从情理上做工作,从法理上讲政策,积极督促企业及时兑现民工工资。五通桥经开区工作人员赵小平语重心长说道:“袁经理,农民工兄弟背井离乡不容易,于情于理于法,这辛苦钱都不能再拖,企业信誉百金不换啊!”从法理依据到情理感召,压力层层传导,企业最终签下限期支付承诺书。对于“逾期未付”的硬骨头,五通桥经开区分管领导乃至主要领导亲自“上门盯办”,将工资支付置于绝对优先级。“没想到管委会这么硬气,这回钱真到账了!”许先生的愁容终于舒展。今年以来,五通桥经开区已高效处置欠薪诉求80余件,帮助160余名民工代表讨回工资170余万元,以制度刚性守护民生温度。

一剂“解惑汤”:政策入人心,沟通零距离

园区实施封闭化管理以来,过路群众心中难免疑虑:“凭啥说封就封?我回家要从这里经过还要受限制?”更有群众通过热线反映“经开区管委会在工业园区路面上设置了路障,小车不能通过,认为不合理。”面对质疑,五通桥经开区化身“政策宣传员”,精准识别诉求核心,变被动应答为主动释疑。工作人员小王每每遇到类似的反映,总是不厌其烦解释:“封闭化管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落实国家“十有两禁”和省市相关要求,主要是为了大家进出更安全、生产更有序,具体出入口和通行时段我们在公众号和入口大屏都滚动发布着呢!”线上,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广而告之;线下,安全生产月活动现场、LED大屏,甚至“坝坝会”都成了宣传阵地。多渠道、全方位的信息公开如春风化雨,群众从困惑走向理解,进而凝聚起支持配合的强大合力。

一剂“连心散”:枝叶总关情,服务无小事

在五通桥经开区,“接诉即办”绝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将企业和职工视为家人的赤子之心。企业员工干先生为转党组织关系发愁:“这关系转接卡了壳,新单位急等着呢!”社保衔接不顺、生产用水水压不稳定、厂区道路积水坑洼,甚至一棵风雨中倒伏的大树……无论诉求大小,皆被慎重以待。五通桥经开区深知,群众身边“小问题”,折射治理“大文章”。他们织密与企业沟通网,优化服务响应链,力求“民有所呼,我必有应;应必有果,果必满意”。高效解决一件件“小事”的过程中,五通桥经开区干部锤炼成了善协调、解难题的“多面手”,赢得群众口碑,也收获企业信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五通桥经开区以“接诉即办”为抓手,用“三剂良方”疏通服务堵点、化解民生痛点,生动诠释了“把群众当家人”的深厚情怀。从农民工安“薪”到政策入“心”,再到枝叶关“情”,一桩桩务实举措如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的磅礴力量,为这片工业热土增添了最温暖的民生底色。(供稿:五通桥区委社会工作部 五通桥经开区管委会 唐梦佳 龙洪佳)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