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眉山青神:党建引领“小舞台” 银龄唱响“文明曲

2025/07/03 16:4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6493

“银龄坝坝戏开锣,高价彩礼莫张罗!”近日,眉山市青神县瑞峰镇中岩村议事堂前,几位银发老人打着快板唱起《退彩礼》,围观群众齐声喝彩,“嫁女不是卖女儿!”;刘家场社区广场上,一出揭露“免费旅游”陷阱的方言小品《养老钱保卫战》引得老人们笑声连连、频频点头……这些“小而美”的文艺节目都是“银龄坝坝戏”志愿服务队伍自编自演的。据悉,这支服务队由青衣社区退休老人组成,他们精准切中移风易俗、反诈防骗等民生痛点,唱响了基层善治的“文明新声”。

党建搭台,“银龄”变“引领”

青神县青衣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17%,面对老年群体易受诈骗、陈规陋习难改、科学素养不足等现实挑战,如何有效破题?社区党委将目光投向社区内丰富的“银龄资源”,老党员、老教师、文艺骨干等高龄老人,既是服务对象,更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在党建引领下,社区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合模式。社区党委牵头,通过“三会一课”精准对接政策要求与老人需求,建立“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协作机制,培育了“银龄坝坝戏”志愿服务队,并由社工提供剧本创作、表演培训等专业支撑,为“老有所为”搭建起坚实舞台。

“文艺范”破题,文明乡风“声”入人心

移风易俗如何打破“政策贴墙上、群众不买账”的困局?“银龄坝坝戏”志愿服务队瞄准社区“关键人”,邀请社区党员代表担任作品主演。快板节目《喜事新办树新风》以真实案例为蓝本,生动唱出“高价彩礼压垮亲家”的现实困境,这种“身边权威讲身边事、身边案例教身边人”的模式,引发群众强烈共鸣。

坝坝戏把大报告、长文件搬到社区广场、养老院饭堂、乡村祠堂,甚至赶集日的田坝地头。一出10分钟的反诈小品《守住钱袋子》,用方言俚语生动还原“保健品诈骗”“养老金陷阱”,让防诈知识在笑声掌声中入脑入心,效果立竿见影。

“小而美”路径,激活治理“一池春水”

“银龄坝坝戏”的实践,走出了一条“轻量化、在地化、共生式”的创新路径:一是轻量化渗透,无需宏大舞台布景,三根板凳、六支快板、就能开演,充分利用茶余饭后15分钟进行“碎片化科普”,实现润物无声;二是在地化创作,剧本根植社区土壤。小品《守住钱袋子》改编自居民被“天价理疗仪”诈骗的真实遭遇,台词巧妙融入“莫要贪‘欺头’,谨防成‘瓜娃’”等方言歇后语,乡土味浓,亲切感强。三是共生式成长,坝坝戏不仅是表演队,更是孵化器。首批8名骨干更带动16余名老人成立延伸出“竹里幸福 文明婚俗宣传团”等组织,治理“雪球”越滚越大。

截至目前,“银龄坝坝戏”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活动36场,覆盖群众4000余人次,不仅有效守护了老人们的“钱袋子”,更推动了文明新风吹遍城乡。小小坝坝戏,已成为青神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生动诠释了“老有所为”赋能“老有颐养”、“小舞台”也能唱响“文明大戏”的基层治理智慧。(文/朱凌 图/云霞)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