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攀枝花西区河门口街道:“三跑”机制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2025/04/24 17:3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4万

“家门口就有乒乓球桌,这下我们退休老同志可有福了!”在看着新增的乒乓球桌,居民刘大爷挥拍试打时笑得合不拢嘴。这幕温馨场景正是攀枝花市西区河门口街道推行“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的生动注脚。

今年以来,该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通过党组织“主动领跑”、党员“全力快跑”、包联单位“并肩同跑”的“三跑”协同机制,蹚出一条解民忧、暖民心的新路径,让群众诉求在“跑起来”中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党组织“主动领跑”——顶层设计织密服务网络

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方向盘”,建立“谋划—部署—落实”全流程推进机制。一方面,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全面摸排流动党员、困难党员数量,精准定位需求。另一方面,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在主干道搭建创富群众服务平台,安排志愿者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同时,创新“党员楼栋长”制度,在每栋居民楼显眼位置处张贴联系党员信息公示牌,公开党员的联系方式,实现“群众有需、党员必应”。

党员“全力快跑”——多维触角捕捉民生痛点

组建由社区党员、区级机关下沉党员组成的“红色跑腿队”,推行“入户走访+云端问需+流动收集”立体排查模式。线下开展“敲门行动”,走访居民,发放“民意征集卡”。线上通过微信群、社区通等实时接受群众诉求。结合“有事找纪检”,在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召开坝坝会,确保民生诉求“零遗漏”。截至目前,试点社区已有30余名党员下沉小区,收集意见建议33条。

包联单位“并肩同跑”——协同联动破解治理难题

建立“街道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构建“五级问题化解体系”。分类梳理群众反映突出的就业、医疗救助、住房、养老、育儿等问题,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说立办”,短期不能办理的则召集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包联单位等开展共同协商,形成办事合力。对确实无法解决的问题,则上报区级专班,并明确班子成员及时跟进,确保群众反映的难事“件件有回音”。截至目前,已办结16个,正在办理7个。

“‘三跑’机制的核心,就是让党组织跑在一线、党员冲在前沿、各方拧成一股绳。”河门口街道党工委书记谷伟表示,将持续深化“三跑”与“三个身边”群众工作机制的融合,建立“诉求收集—分类交办—跟踪督办—效果评估”闭环管理系统,通过定期召开“党群联席会”“民生回音壁”等形式,让群众全程参与问题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街、服务在身边。

如今的河门口街道,党员胸前的党徽更亮了,群众脸上的笑容更甜了。从基础设施改善到民生服务升级,从基层治理创新到产业发展破题,“三跑”机制正成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关键密码,让西区发展成果更有民生温度,让西区群众幸福更有实质内涵。(文/图 田金艳 施明佑)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