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田园课堂“活”起来 400余名学生来七品阳光农场研学
2025/04/24 17:3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万
当城市课堂遇见田园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日前,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金家村七品阳光农场迎来特殊一课——来自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校的400余名学生在泥土芬芳中触摸春天,用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实践诠释“生活即教育”的深刻内涵。
上午九时,晨露未晞的农场已奏响青春序曲。伴着欢快旋律,身着傈僳族服饰的工作人员与身着校服的少年们手拉手围成巨大圆环,脚步应和着音乐节拍舞动。学生们边跳边笑:“以前在学校里做课间操,没想到在农场里跳舞这么带劲!”
非遗竹竿舞的登场将气氛推向高潮。“开合—开合——开开合合”的节奏声中,数组竹竿此起彼伏。起初笨手笨脚的城里娃们,在傈僳族工作人员示范下渐入佳境。“找准节奏,心要静,眼要快。”学生们抹着汗珠分享心得。
桑林深处,绛紫色的“知识”在枝头摇曳。工作人员现场开讲:“桑树浑身是宝,叶子养蚕,果实入药……”话音未落,学生们已化身“小果农”,轻捻慢摘间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学生们细数收获:“原来课本里说的‘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是这个意思。”
炊烟袅袅时,劳动教育飘出香味。数口柴火灶同时开火,学生们分组体验从备菜到烹饪的全流程。“没想到炒鸡还要掌握火候!”盯着灶膛里跳跃的火苗,学生们感慨。当金黄油亮的柴火鸡揭开锅盖,混合着成就感与烟火气的午餐,成为最生动的食育课堂。
“这种沉浸式研学不是简单的游玩。”市二中有关负责人现场点评,“当竹竿舞变成物理课堂,桑葚采摘延伸出生命教育,烧火做饭蕴含劳动智慧,知识就在春风里拔节生长。”据悉,该农场将持续打造特色研学基地,让更多孩子在天地课堂中读懂春种秋收的人生哲理。(文/图 田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