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成渝号”盾构机掘进突破1000米
2025/04/18 17:0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据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消息,4月18日,成渝中线高铁蜀安隧道盾构机“成渝号”掘进累计突破1000米,标志着隧道盾构施工进入攻坚阶段。
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蜀安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10380米,采用“盾构法+明挖法”施工,其中盾构段长达9824米,是目前国内掘进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隧道需下穿西成高铁北湖特大桥、蜀龙路隊道等10处重大构筑物,施工难度堪称‘穿针引线’。”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中铁十一局施工团队围绕超大直径、超长距离、独头掘进、地层复杂的工程特点,采用“成渝号”超大盾构机掘进施工,总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成渝中线1标蜀安隧道盾构区间4262m,采用一台14m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区间主要穿赿的地层为泥岩夹砂岩、粗圆砾土。区间沿老成渝线由东向西敷设,隧道依次下穿西城高铁北湖特大桥、蜀龙路隧道、成绵联络线下涧槽中桥等10余处既有建筑物。
据了解,“成渝号”盾构机开挖直径14米,总功率达10000千瓦,配备带压复合型刀盘、伸缩式主驱动、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先进装备,可轻松啃碎坚硬岩层,应对复杂地质如臂使指。同时,搭载地层界面识别、气体环境监测、刀具磨损检测等智慧建造系统,让隧道掘进从“盲人摸象”变为“心中有数”。
“‘成渝号’的始发在地下42米,始发筹备阶段,多次组织研究大盾构“成渝号”的组装方案,指导施工单位攻克了受限空间超大直径盾构分体始发难题,创造了41天完成大盾构组装调试全国新纪录。如今‘成渝号’日均突破10米,月进度可达300米!”长江沿岸铁路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成渝中线指挥部指挥长王学生指着控制屏上的数据感慨道。
据中铁十一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部项目负责人王明华介绍,在下穿西成高铁时,建设团队采用地质空间三维建模技术,结合超前地质预报,提前150米“透视”地层;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对地表沉降、管片变形进行毫米级监控,配合智能注浆设备即时填充空隙,最终实现“零沉降、零变形”穿越,既有线路列车通行未受丝毫影响。同时,“成渝号”盾构机还实现了推拼同步和智能掘进管理等多项技术创新,施工效率提升15%,有效降低了敏感环境下盾构下穿各类风险源潜在风险。
成渝中线高铁正线全长29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成后,将与已建成运营的西安至成都高铁、郑州至重庆高铁和在建的西宁至成都高铁、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西安至重庆高铁、重庆至昆明高铁、重庆至万州高铁等多条线路连通,推动成渝地区路网结构更加完善,成渝两地旅行时间进一步压缩,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图 夏永静 秦樊 陈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