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眉山青神:做好灌溉“水文章” 水利粮丰幸福长

2025/04/18 17:0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8135

“生产用水条件的极大改善,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了生活质量的提升,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成为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近日,在眉山市青神县高台镇百家池村的果园里,百家池村党委书记刘如祥说道。

2023年,一座投资100余万元的农水厂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百家池村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悄然铺就了村民的幸福之路。这座农水厂年提水能力达50万方,新(改)建的3座提灌站从沙溪河取水,借助10余公里长的管道,将宝贵的水资源输送至山区的14口蓄水池。随后,通过自流、滴灌、喷灌等多元灌溉方式,水源顺畅抵达5000余亩果园和4000余亩良田,一举打破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灌溉困局。

百家池村农水厂的成功,正是青神县全域现代化灌溉整县推进的生动缩影。目前,试点区农业用水“五个三”机制已基本建立,稳步推动全县农业灌溉朝着现代化大步迈进,让幸福的种子在每一寸土地生根发芽。

“三个聚焦”。聚焦灌面定水权,充分考量不同区域的灌溉面积,确保水资源合理覆盖每一处农田,保障农作物茁壮成长;聚焦结构定水权,依据农业种植结构差异,为需水量大的作物和产业科学分配用水配额,助力特色农业稳健发展;聚焦人口定水权,综合农业生产人口数量,保障农业生产的基本用水需求。通过这一机制,全县实现了1.15亿m3水权总量的科学精准分配,让水资源高效转化为宝贵资源,极大提升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守护着农民用水的幸福根基。

“三个区分”。分项核算水价,对水资源的提取、输送、净化等各个环节成本细致核算,确保水价构成清晰合理,让农民明白每一分钱的去向;分类执行水价,依据作物类型、灌溉方式等因素,制定差异化水价标准,对采用高效节水灌溉的农户给予价格优惠,激励大家节约用水的同时降低用水成本;分档调整水价,根据用水量划分不同档位,实行阶梯式水价调整,引导农户合理用水。科学核定水价,使水资源从普通资源转变为具有合理价值的资产,在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兼顾农民的经济负担,实现经济层面的幸福平衡。

“三大工程”。强化配套设施,畅通幸福脉络。河湖活水工程致力于打通河湖之间的水系连接,增强水体流动性,提升水源保障能力,让清澈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涌入农田;管道水网工程持续完善全县输水管网布局,确保水资源精准输送到田间地头,不浪费每一滴水;智慧喷滴灌工程积极引入先进灌溉技术,利用智能化设备实现精准灌溉,减少水资源浪费。这些工程的实施,让全县灌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水源能够顺畅地从源头输送到每一处农田,畅通了农业生产的幸福脉络。

“三个精准”。精准计量到户,为每一户农户安装先进计量设备,精确统计用水量,让农户清楚了解自家用水情况,心中有数;精准管护到户,建立完善的灌溉设施管护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农户,确保灌溉设施正常运行,保障用水稳定;精准服务到户,为农户提供专业灌溉技术指导和用水咨询服务,及时解决农户用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创新终端用水管理方式,形成政府、农户、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终端用水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农民用水的服务体验,让幸福在细微处彰显。

“三策并施”。优化种植结构,鼓励农户种植节水型作物,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从源头上降低农业用水量,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推广节水设施,对购买和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的农户给予补贴,提高节水设施普及率,让先进的节水技术惠及更多农民;兑现奖补资金,根据农户节水成效给予相应资金奖励,激发农户节约用水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筑牢农业发展的长远幸福根基。

随着“五个三”机制的深入实施,青神县全域现代化灌溉整县推进工作稳步前行,正逐步朝着“常年有水、四季不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改革目标迈进,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文/图 古良驹)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