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自贡荣县新桥镇:奏响“粮果药畜”四部曲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4/18 17:05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7584

春日的自贡市荣县新桥镇,暖阳洒在广袤田野上,处处洋溢着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近年来,荣县新桥镇深挖本地资源优势,围绕“粮、果、药、畜”四大产业精准发力,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稳粮保供,夯实发展根基

新桥镇始终将稳定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大力整治撂荒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今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达5.6万亩。为提高粮食产量,新桥镇积极推广先进种植技术。在再生稻种植中,统一技术培训、头季中稻栽培、施再生稻促芽肥以及头季稻收割后田间管理,实现中稻加再生稻亩产1500余斤的好收成。同时,大力推广粮经复合套种模式,在川佛手、果园等区域套种大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增加粮食产量。今年,全镇大豆套种玉米、大豆套种高粱达1800亩,低龄果园套种大豆1000亩,间作面积1200亩,圆满完成大豆扩面任务。          

特色水果,铺就致富之路

新桥镇是枇杷生长的优质生态区域,“新桥枇杷”拥有上百年种植历史,是全市唯一水果类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里的枇杷饱满流金、香甜可口、品质极佳、细腻化渣,深受消费者喜爱,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近年来,新桥镇不断扩大枇杷种植规模,全镇枇杷种植面积已达1.2万亩。为提升枇杷品质,与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共建枇杷博士工作站,组建县镇两级枇杷产业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推广“大棚枇杷”“喷灌枇杷”等种植模式,解决了枇杷冬冻夏旱问题,推动枇杷产量提高15%、残次率下降20%。同时,引入推广大五星、白肉枇杷等品种,搭配早季大棚枇杷、中季露天枇杷、晚季白肉枇杷种植,实现枇杷错峰成熟,延长销售时间20天。销售方面,新桥镇积极探索创新。通过举办枇杷文旅季、技术交流品鉴会、“枇杷王”评选大赛等活动,提升“新桥枇杷”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利用“朋友圈引流+实体消费”“直播带货”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线上销售量占比超20%。今年,全镇枇杷预计产量1400余万斤,同比增长10%,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9%,小小枇杷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除枇杷外,新桥镇的柑橘产业也颇具规模,种植面积达6100亩,年产量稳定,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中药材崛起,开辟增收新径

走进新桥镇新屋坝村的川佛手产业园,成片的川佛手柑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经过几年大力发展,新桥镇川佛手种植面积3000余亩。为延伸产业链,新桥镇争取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设1080平方米的仓储中心,并安装智能化烘干设备,可日均烘干川佛手20000斤。为提高土地综合效益,新桥镇积极推广粮经复合套种模式,推行“川佛手+大豆+马铃薯”粮经复合种植1000余亩。今年,全镇预计川佛手产量可达700余万斤,按照2.2元/斤的收购价,预计农户收入1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可增收30万余元。此外,新桥镇还积极探索中药材与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中药材观光园,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验,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

畜禽养殖升级,助力产业兴旺

畜禽养殖是新桥镇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新桥镇不断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升级,向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鼓励养殖户建设现代化养殖场,引进先进的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其中,位于新桥镇沙湾村的国家级(西南)现代肉兔产业示范园项目备受关注。该项目规划用地170亩,建设用地133亩,总建筑面积7.03万平米,采用智能化管理和自动投喂料系统,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例楼层式商品兔养殖示范基地,建成后年最大出栏商品兔可达225万只,产值1.29亿元。在做好养殖的同时,新桥镇还注重畜禽产品的销售和加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畜禽产品销售顺畅。目前,全镇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新桥镇党委负责人表示:“做好‘粮、果、药、畜’文章,是新桥镇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让新桥的乡村更美丽,农民更富裕。”

如今,荣县新桥镇正以“粮、果、药、畜”四大产业为引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秦翔 文/图 徐振宇)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