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多元取经,共探教学新未来——乐山市沙湾区沫若中学英语教师赴树德中学学习

2025/04/01 19:37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4017

2025年3月29日,乐山市沙湾区沫若中学英语教师团队奔赴树德中学,接连参与了两场意义非凡的学习交流活动,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探索教学科研新方向积极取经。

上午,沫若中学英语教师团队参与了一场围绕教学科研展开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级教师、《高校招生》连续十年特邀撰稿人刘文品老师带来以“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为主题的分享。刘文品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从课题选题、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教学设计到成果呈现、教师学生反馈到成果推广,进行了系统讲解。她以《英语携手国学,点亮精彩人生》为题,联动国学与英语教学,开设《国学英语(人物篇)》等课程,通过对孔子、孟子、老子等古代先哲思想的解读,引导学生用英语传递“仁爱”“尊重规律”“家国情怀”等价值观。

刘老师还以“中国筷子”为例,展示了如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筷子的材料、外形,延伸到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情感,引导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此外,刘老师鼓励大家发掘乐山当地特色文化,如乐山饮食文化、佛教文化以及与郭沫若相关的文化,并融入英语教学。

同时,刘老师以《“形式—意义—运用”高三语法复习模式在语篇理解中的运用探究——以代词语法复习为例》为题,向老师们介绍如何高效开展英语教学与复习。交流现场,沫若中学的老师们认真聆听、记录,围绕教学中如何平衡语言知识传授与文化教育、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学习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刘文品老师耐心解答,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教学策略和宝贵经验。会后,刘老师还慷慨地赠予老师们两本她亲自撰写的《高中英语话题写作高分必备》,为英语教师作文教学提供了实操指南!

当日下午,教师团队深度参与了“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全力探寻人工智能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创新路径。此次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双向赋能学科教学优质课展示(英语学科)”。在树德中学德操堂二厅,一堂堂精彩纷呈的优质课依次上演。

14:20-15:00,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初中英语教研组长谢英美老师,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多次荣获成都市赛课一等奖的实力,与参与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重点课题研究的谢丽君老师共同带来《Unit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她们巧妙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全新视角呈现童话故事《Hansel and Gretel》,引导学生深度探究文本,分析戏剧的构成要素,大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15:10-15:50,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英语系、持有剑桥大学认证国际英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唐搏老师,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成员、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田凌老师携手,主讲《Unit3 Exercise》,引导学生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工具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亲身感受科技助力学习的独特魅力。16:00-16:40,曾获成都市说课比赛特等奖的李波老师带来别开生面的英语阅读圈课程。李老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阅读,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阅读技巧。课后,成都市英语教研员黄正翠对课程进行深度点评,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出专业见解与改进建议,为老师们带来全新思考方向。

在交流互动环节,沫若中学英语教师们全程认真观摩、详细记录,并积极参与交流研讨。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自己清晰地看到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中的无限潜力。

沫若中学英语组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系列交流活动为契机,一方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动英语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全方位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高效、更具趣味的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自信。(文/图 沫若中学)

责任编辑:王卫东

社区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