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东区:“四个圈”走出不一样的残健融合共富路
2025/02/26 17:42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万
在攀枝花市东区,弄弄坪街道烂泥田社区以“党建+机构+残疾人群体”模式,推动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构建残健融合、携手共富的和谐社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2月25日,走进烂泥田社区,探访这里面的故事。
黄云,一位听力残障人士,却拥有着多重身份:烂泥田社区残疾人工作窗口的普通工作人员、省级残运会乒乓球冠军、发表过7本小说的作家。在她心中,最珍贵的身份是社区服务群众中的一员。“这里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黄云笑着说。
2024年10月,黄云在阳城龙庭社区的公益岗位即将到期,正当她面临失业的困境时,烂泥田社区党委书记殷树芬主动伸出了援手,邀请她加入社区工作,为她提供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在烂泥田社区,像黄云这样的残疾人有200余名。
长期以来,烂泥田社区将残疾人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积极探索和实践残健融合的新模式。“残疾人群体同样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殷树芬说,“我们致力于打造‘志愿圈’‘就业圈’‘健身圈’和‘康复圈’,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在“健身圈”和“康复圈”的打造上,社区结合地域特点和残疾人需求,精心打造了一个集康复、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活动阵地,不仅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传统文体活动室,还设立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儿童活动室等。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集中、社区、居家”的方式,定期举办义诊活动,满足残疾人多方面的需求,有效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发展与融合。“乒乓球让我找到了自信和快乐,写作则是我表达内心世界的窗口。”黄云表示。
在“就业圈”的构建中,社区引入了“美丽工坊”,开展手工、刺绣、剪纸等手工艺项目,为残疾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设立文创工作室,邀请知名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为残疾人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实现文学创作的梦想。黄云就是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她的作品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除了文学创作,社区还联合第三方组织启动了“就业援助行动”计划,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提供职业培训等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了多元化的就业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残疾人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独立和精神富足。”殷树芬表示,“这样,他们才能在社会中更加自信地‘站起来’。”
在“志愿圈”的延伸上,社区培育和发展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多年来,为残疾人提供上门打扫卫生、健康体检、维修等及时、贴心的服务。并在志愿服务队的配合下,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为理念,举办了残健融合运动会、文艺演出、游园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社区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他们总是能够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并提供帮助。”残疾人唐欣的妈妈说,“从生活帮扶到孩子学业,从工作安排到家庭照顾,我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和关爱。”
长期以来,烂泥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社会参与、实践创新和持续性支持,为残疾人创造了更多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社会大家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和价值,让残健融合共富成为触手可及的梦想。
“融合不是消除差异,而是让差异成为共创价值的起点,当社区成为残健双向赋能的试验田时,共富便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条充满温度与可能性的实践之路。”殷树芬表示,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推进共富场景打造,将社区打造成为东区残疾人健身康复的重要场所、艺体人才的孵化基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快乐家园。(文/图 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