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以司法之力护航“山水灵秀新城”
2025/01/10 15:36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2万
1月9日上午,攀枝花市西区法院、区检察院联合格里坪镇及部分职能单位在格里坪镇庄上村,开展“西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揭牌仪式暨增殖放流活动。
一泓清水金沙湖,山水廊道如诗画。
自2020年金沙水电站下闸蓄水以来,近30公里的高峡平湖成为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在城市乡野间蜿蜒缠绕,串起“山水灵秀新城”的脉络。如今已成为西区的“生态走廊”“经济动脉”,这条美丽的河流,见证了西区的繁荣与发展,也承载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无尽期望。
该基地临江而建,是集环境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有助于提升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整体水平,筑牢生态文明司法屏障。后续将通过“增殖放流、补种复绿、劳务代偿”等方式,让违法者既承担法律责任,又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用“法徽红”守护“生态绿”。
同时也将有助于推动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等手段,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强大合力,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共同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西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揭牌仪式后,西区法院就近期审理的一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案件,组织两名被告人在金沙江畔投放鱼苗,履行增殖放流义务;随后各部门工作人员与部分法院、检察院干警一起将2000余尾鱼苗放流金沙江水域。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将恢复性司法理念持续运用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具体实践。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惩罚不是最终目的,抚平生态“伤口”、恢复绿水青山才是目的。用“惩处+修复”的裁判方式引导违法者对受损生态进行积极修复,充分发挥生态司法价值引领和导向作用,实现群众权益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双赢共赢。
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需要司法护航。西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的设立,是法、检两院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推进司法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后,两院将继续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合作,坚持惩罚与保护并重,打击和修复并举,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助力辖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为守护一江碧水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文/图 杨茜 刘刚 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