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通+” 释放沐川县域经济新动能
2025/01/08 19:43 来源:社区文化网 阅读:1.1万
2024年,沐川县紧紧围绕“重大产业项目质效年”工作主题,锚定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县及交通强县试点工作建设,推动“交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交通建设发展迅速,省道310改扩建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投资5亿元,龙溪口库区沐溪河旅游航道建设工程旅游码头、工作码头及铁炉停靠点等工程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乐山港沐川罗家坝作业区建设工程估算投资3.9亿元。2024年12月27日,乐山至西昌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乐西高速”)沙湾枢纽至武圣枢纽段开通试运营,标志着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全线通车,沐川“两高两快一港”交通格局加快形成。
“期待已久的乐西高速公路沐川段终于通车了,这意味着沐川驶入‘双高速’时代,正式融入乐山半小时经济圈。”从黄丹收费站出发,相比以往穿越五马坪足足缩短了40多分钟,而且从黄丹到舟坝段仅需8分钟的时间,高速公路所带来的便捷将极大地惠及黄丹、舟坝、杨村等地区群众。
作为成都平原通往攀西地区的第二条高速大通道,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全线建成通车,正式融入全省高速公路网,将形成多通道连接西昌、攀枝花及云南,加速沐川县边河地区人流物流,造福沿线广大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盼望已久的乐西高速今天终于通车了,对于我们这些做茶叶生意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好处,因为我们运送茶叶到夹江,以往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现在1个小时就能到达,不仅节省了运输成本,也提高了茶叶的鲜活度。”舟坝镇洋溪村村民王石刚表示。
如果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是城市的大动脉,乡村公路则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毛细血管”。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眼下,舟杨路扩建工程建设火热推进,走进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大型机械设备来回作业,施工人员抢抓有利天气紧张有序地施工,大干快上氛围浓厚。
“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密切关注工程施工进度,目前整个项目正在进行挡墙及护肩建设,推进边坡主动防护网的施工和杨村段K6尾端路基调平工作,预计2025年9月竣工通车。”杨村乡党建办工作人员介绍。
舟杨路全长9.73公里,是杨村乡群众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过去道路狭窄、弯多坡陡,群众出行诸多不便,存在安全隐患。为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沐川县自2024年3月启动舟杨路扩建工程,项目概算投资1.05亿余元,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畅通“微循环”,助力乡村旅游开发和当地林竹资源、农特产品等走出大山,铺就民生“幸福路”、产业“振兴路”。
打通主干道,畅通“微循环”。高笋乡以工代赈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80万元,硬化全乡4个村共计8公里道路,同时发放劳务报酬136万元,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
“这一片是高笋乡富硒水果产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交通不便,农户的水果需要背扛或摩托车运载。路面硬化好了,我们就可以用车辆运输,以工代赈项目让老百姓得到了很大的实惠。”光明村村民雷方平说。
2024年,全县共新、续建农村公路桥梁工程项目56个,完成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及次差路修复工程44.2公里。放眼当下的沐川,广袤乡村里,一条条平坦整洁的公路仿若一条条“血管”,构建了农村内畅外联的交通格局,带来了乡村发展新的嬗变。
步入桃源山居,沿景区北门至南门3.5公里环线一路前行,“24竹景”“农耕研学基地”“清风雅筑”“紫爱你”“草龙市集”等许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打卡地让游客流连忘返,当地通过实施“微田园”“庭院经济”等农房微改造,构建起“联农、带农、惠农”新业态,一条风景秀丽的景区公路环线串联起一幅新村与产业、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桃源山居现在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路比以前好多了,路边的花花草草也很漂亮。现在每天晚上都要约上三两好友,一起来走一走,转一转,感觉非常舒心。”市民梁叶章说。
以“两高两快一港”国省干线为骨架,全力打造乐山南向云南、东联宜宾、西接攀西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重要物流集散地,以“四好农村路”为线,串起好山好水好生活,实现“产业因路而兴、生活因路而富、乡村因路而美”,沐川“快进慢游”立体交通路网初步成型,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文/图 车润 兰翔)